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评论、欣赏论文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相关城市记忆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公共艺术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3.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0-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页
        1.4.2 创新点第20-21页
    1.5 论文框架第21-22页
2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发展现状第22-34页
    2.1 城市记忆的延续第22-26页
        2.1.1 城市记忆第22-23页
        2.1.2 城市记忆的形式第23-25页
        2.1.3 城市记忆与城市文脉的擅变与涵容第25-26页
    2.2 公共艺术的发展第26-30页
        2.2.1 公共艺术概述第26-27页
        2.2.2 国内外发展概况第27-30页
    2.3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第30-33页
        2.3.1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特征第30-31页
        2.3.2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问题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公共艺术中的城市记忆第34-49页
    3.1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第34-39页
        3.1.1 雕刻的城市记忆第34-36页
        3.1.2 画笔下的城市记忆第36-37页
        3.1.3 多媒体带来的全新认知体验第37-39页
    3.2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拓展第39-46页
        3.2.1 旧址改造而成的城市新地标第39-42页
        3.2.2 壁画小镇的兴盛第42-43页
        3.2.3 重塑失落的空间第43-45页
        3.2.4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积极作用第45-46页
    3.3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46-48页
        3.3.1 城市文脉的衰退第46页
        3.3.2 记忆载体改造不当第46-47页
        3.3.3 历史遗址保留界限模糊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城市记忆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建构第49-71页
    4.1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中的建构要素第49-54页
        4.1.1 生活环境内涵第49-51页
        4.1.2 场所精神第51-52页
        4.1.3 认知意象第52-54页
    4.2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建构前景第54-62页
        4.2.1 符号记忆:城市个性的塑造第55-57页
        4.2.2 情节记忆:“游于艺”的参与体验第57-59页
        4.2.3 价值记忆:城市文脉的延续第59-62页
    4.3 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中的可建构方式第62-69页
        4.3.1 因势利导转换城市记忆第62-65页
        4.3.2 依址成景强化城市记忆第65-67页
        4.3.3 "脱实向虚”延续城市记忆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5 公共艺术领域里的城市记忆设计第71-89页
    5.1 设计原则第71-76页
        5.1.1 延续城市文脉第71-72页
        5.1.2 展现地域特色第72-74页
        5.1.3 协调新旧记忆第74-75页
        5.1.4 多样更新载体形式第75-76页
    5.2 设计重点第76-78页
        5.2.1 记忆的渗透与均衡第76-77页
        5.2.2 转换遗失的城市记忆第77页
        5.2.3 在新环境中凸显城市文脉的痕迹第77-78页
    5.3 宁波南塘老街相关城市记忆公共艺术现状分析第78-88页
        5.3.1 南塘老街发展概况第78-79页
        5.3.2 城市记忆元素分析第79-82页
        5.3.3 老街公共艺术的优劣分析与改善建议第82-88页
    5.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6.1 总结第89页
    6.2 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致谢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方膺绘画创作美学研究
下一篇:王雅宜《行草书诗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