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1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2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第12-14页 |
1.2.3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19-25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2.2 试验期间气候背景 | 第19页 |
2.3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20页 |
2.4 增温系统设计和效果 | 第20-21页 |
2.4.1 增温系统设计 | 第20-21页 |
2.4.2 增温系统效果 | 第21页 |
2.5 试验测定项目和计算公式 | 第21-23页 |
2.5.1 试验测定项目 | 第21-23页 |
2.5.2 试验计算公式 | 第23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5-33页 |
3.1 冬小麦生育进程 | 第26-27页 |
3.2 冬小麦分蘖 | 第27-28页 |
3.3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 第28-29页 |
3.4 冬小麦株高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第33-47页 |
4.1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比例 | 第34-35页 |
4.1.1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 | 第34页 |
4.1.2 冬小麦干物质分配比例 | 第34-35页 |
4.2 冬小麦干物质运转量和运转率 | 第35-38页 |
4.2.1 冬小麦花前各器官干物质运转量和运转率 | 第35-36页 |
4.2.2 冬小麦总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贡献率 | 第36-38页 |
4.3 冬小麦产量 | 第38-40页 |
4.3.1 冬小麦穗部特征 | 第38-39页 |
4.3.2 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 第39-40页 |
4.4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花后高温天数的影响及其和产量的关系 | 第40-42页 |
4.4.1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花后高温天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2 冬小麦花后高温天数和产量的关系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7页 |
第五章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 第47-71页 |
5.1 冬小麦叶片碳氮代谢 | 第48-51页 |
5.1.1 冬小麦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 | 第48页 |
5.1.2 冬小麦叶片蔗糖含量 | 第48-49页 |
5.1.3 冬小麦叶片氮含量 | 第49-50页 |
5.1.4 冬小麦叶片碳氮比 | 第50-51页 |
5.2 冬小麦茎秆碳氮代谢 | 第51-55页 |
5.2.1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 | 第51-52页 |
5.2.2 冬小麦茎秆蔗糖含量 | 第52-53页 |
5.2.3 冬小麦茎秆氮含量 | 第53-54页 |
5.2.4 冬小麦茎秆碳氮比 | 第54-55页 |
5.3 冬小麦籽粒品质 | 第55-66页 |
5.3.1 冬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和含量 | 第55-59页 |
5.3.2 冬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和含量 | 第59-64页 |
5.3.3 冬小麦花后高温天数和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71页 |
第六章 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71-79页 |
6.1 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 | 第72页 |
6.2 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 | 第72-73页 |
6.3 冬小麦旗叶抗氧化系统 | 第73-77页 |
6.3.1 冬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第73-74页 |
6.3.2 冬小麦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74-75页 |
6.3.3 冬小麦旗叶过氧化氢酶活性 | 第75-76页 |
6.3.4 冬小麦旗叶丙二醛含量 | 第76-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9-87页 |
7.1 讨论和结论 | 第79-84页 |
7.1.1 讨论 | 第79-83页 |
7.1.2 结论 | 第83-84页 |
7.2 创新和展望 | 第84-87页 |
7.2.1 创新 | 第84页 |
7.2.2 展望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件 | 第10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