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冬虫夏草部分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其抗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冬虫夏草研究进展第8-15页
    1 冬虫夏草分类地位第8-9页
    2 冬虫夏草无性型第9-10页
    3 冬虫夏草菌生活史第10-11页
    4 抑郁症及药物开发现状第11-12页
    5 冬虫夏草治疗抑郁症第12-13页
    6 冬虫夏草伴生微生物多样性第13-14页
    7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冬虫夏草有性型-无性型联系研究第15-3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5-23页
        1.1 材料器材第15-16页
        1.2 冬虫夏草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6-18页
        1.3 菌种分离第18-19页
        1.4 微循环产孢第19页
        1.5 系统发育分析第19-23页
    2 结果第23-29页
        2.1 冬虫夏草菌的生长率及其子囊孢子的生物量第23-25页
        2.2 微循环产孢第25-27页
        2.3 系统发育分析第27-29页
    3 讨论第29-32页
第三章 冬虫夏草菌丝体抗抑郁效果研究第32-40页
    1 材料方法第32-35页
        1.1 动物与药品第32-33页
        1.2 菌丝体第33页
        1.3 行为学实验第33-35页
        1.4 数据分析第35页
    2 结果第35-38页
        2.1 悬尾实验第35-37页
        2.2 强迫游泳实验第37页
        2.3 旷野实验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四章 冬虫夏草伴生细菌多样性分析第40-52页
    1 材料方法第40-44页
        1.1 细菌筛选第40-41页
        1.2 系统发育分析第41-43页
        1.3 系统发育树构建第43-44页
        1.4 多样性指数分析第44页
    2 结果第44-45页
        2.1 冬虫夏草伴生细菌及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比较第44-45页
        2.2 多样性指数分析第45页
    3 讨论第45-52页
第五章 细菌OBM34菌株的多相分类研究第52-71页
    1 材料方法第52-66页
        1.1 培养基第52页
        1.2 生理和生化实验第52-54页
        1.3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第54-60页
        1.4 分子分类研究第60-66页
    2 结果第66-70页
        2.1 生理和生化实验第66-67页
        2.2 化学分类特征第67-69页
        2.3 分子分类结果第69-70页
    3 讨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用白芍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研究
下一篇: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