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4-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2.2 资料收集和标本采集 | 第19-20页 |
2.2.1 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19页 |
2.2.2 工作场所噪声暴露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2.2.3 体格检查 | 第20页 |
2.2.4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 第20页 |
2.3 实验室检测 | 第20-23页 |
2.3.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0-21页 |
2.3.2 DNA浓度和纯度测定 | 第21页 |
2.3.3 基因分型 | 第21-22页 |
2.3.4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22页 |
2.3.5 遗传易感性综合评分 | 第22-23页 |
2.3.6 SNPs位点来源信息 | 第23页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26页 |
3 结果 | 第26-44页 |
3.1 建立遗传风险评分 | 第26-35页 |
3.1.1 病例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描述 | 第26-27页 |
3.1.2 遗传风险评分与NIHL相关性分析 | 第27-31页 |
3.1.3 遗传风险评分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第31-35页 |
3.2 队列人群位点及遗传风险评分验证 | 第35-44页 |
3.2.1 队列人群基线描述 | 第35-37页 |
3.2.2 NIHL相关遗传易感性位点及遗传风险评分验证 | 第37-41页 |
3.2.3 不同基因型人群随访后听阈分贝数变化分析 | 第41-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表 | 第53-56页 |
综述 噪声性听力损失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 第5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