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局部匹配融合的行人再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行人再识别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2-14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行人再识别的研究难点第14页
    1.3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8页
第二章 行人再识别关键技术第18-30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行人图像分割第18-19页
    2.3 特征提取及处理第19-22页
        2.3.1 颜色特征第19-20页
        2.3.2 纹理特征第20-21页
        2.3.3 空间信息特征第21-22页
        2.3.4 中层语义特征第22页
        2.3.5 特征权重选择第22页
    2.4 相似性度量第22-26页
        2.4.1 标准马氏距离第22-23页
        2.4.2 基于逻辑识别(LDML)第23页
        2.4.3 基于信息论(ITML)第23-24页
        2.4.4 大间隔最近邻(LMNN,LMNN-R)第24-25页
        2.4.5 KISS第25-26页
        2.4.6 其他方法第26页
    2.5 性能评价第26-28页
        2.5.1 行人再识别常用数据库第26-27页
        2.5.2 评价指标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聚类的行人局部部件自适应分割第30-38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局部部件自适应分割第30-34页
        3.2.1 自适应分割第30-33页
        3.2.2 局部部件匹配搜索策略第33-34页
    3.3 实验第34-37页
        3.3.1 特征提取第34-35页
        3.3.2 VIPeR实验结果第35-36页
        3.3.3 ETHZ实验结果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行人局部区域表征第38-50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颜色分布场特征第38-42页
        4.2.1 多通道颜色特征分布场第38-40页
        4.2.2 自适应层次结构的颜色分布场第40-42页
    4.3 韦伯局部算子第42-46页
        4.3.1 圆形邻域的差分激励第42-44页
        4.3.2 方向分量LBP编码第44-45页
        4.3.3 特征融合第45-46页
    4.4 实验第46-48页
        4.4.1 ETHZ数据库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47页
        4.4.2 VIPeR数据库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基于显著度的局部部件匹配融合第50-60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显著度融合第50-54页
        5.2.1 图像间显著度计算第50-51页
        5.2.2 图像内显著度计算第51-53页
        5.2.3 相似性计算第53-54页
    5.3 实验第54-58页
        5.3.1 实验数据库及评价标准第54页
        5.3.2 参数确定第54-55页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工作总结第60-61页
    6.2 未来工作研究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作者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件行业股权激励效果--以汉得信息为例
下一篇:开放域事件抽取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