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四川成都地区居住建筑能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国内外建筑节能领域现状对比第13-15页
        1.2.4 四川省成都市能源利用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能耗模拟软件及建筑模型第19-27页
    2.1 建筑能耗分析方法第19-22页
        2.1.1 建筑负荷计算法第19-21页
        2.1.2 建筑能耗软件模拟计算第21-22页
    2.2 能耗模拟软件第22-24页
        2.2.1 能耗模拟软件概述第22-23页
        2.2.2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比第23-24页
    2.3 DeST软件见解第24-26页
        2.3.1 DeST模型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四川成都地区住宅建筑热过程分析第27-37页
    3.1 热过程分析的意义第27页
    3.2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第27-31页
        3.2.1 太阳辐射和日照第28页
        3.2.2 气温第28-29页
        3.2.3 四川省气候特征第29-31页
    3.3 成都地区建筑热过程特点第31-35页
        3.3.1 热传递过程概述第31-33页
        3.3.2 成都地区热过程特点第33-35页
    3.4 小结第35-37页
4 建筑模型的建立及能耗模拟分析第37-49页
    4.1 建筑几何模型第37-41页
        4.1.1 房间类型及室内参数的设定第37-40页
        4.1.2 建筑围护结构及其他输入条件第40-41页
    4.2 居住建筑的节能达标审查第41-47页
        4.2.1 建筑体形系数判定第41-42页
        4.2.2 建筑屋顶类型传热系数判定第42页
        4.2.3 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判定第42-43页
        4.2.4 楼板传热系数判定第43页
        4.2.5 外窗第43-45页
        4.2.6 建筑能耗计算第45-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建筑设计参数对建筑负荷影响的研究第49-61页
    5.1 选址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第49-50页
    5.2 体型设计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第50-53页
    5.3 外窗设计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第53-56页
    5.4 朝向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第56-58页
    5.5 外墙材料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第58-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人员行为对居住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第61-77页
    6.1 调研内容及方法第61-62页
        6.1.1 调研内容第61-62页
        6.1.2 调研方法第62页
    6.2 调研结果分析第62-70页
        6.2.1 基本信息统计第62-66页
        6.2.2 夏季空调使用及开窗习惯分析第66-70页
    6.3 软件模拟分析第70-75页
        6.3.1 模拟研究内容及参数设定第71页
        6.3.2 空调温度设定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第71-72页
        6.3.3 空调使用天数的长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第72-74页
        6.3.4 空调运行模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第74-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77-78页
    7.2 建议与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细管网不同敷设方式供冷性能研究
下一篇:空气湿度与个性送风风速对人体整体舒适感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