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双曲拱桥概述 | 第10-15页 |
1.2.1 构造与特点 | 第10-11页 |
1.2.2 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 | 第11-13页 |
1.2.3 加固设计原则及加固原理 | 第13-15页 |
1.3 EPS 混凝土概述 | 第15-19页 |
1.3.1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3.2 EPS 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 | 第16-17页 |
1.3.3 EPS 混凝土的优缺点 | 第17页 |
1.3.4 EPS 混凝土加固拱桥原理分析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EPS 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 第20-32页 |
2.1 原材料及试样制作 | 第20-22页 |
2.1.1 原材料 | 第20-21页 |
2.1.2 配合比确定方法 | 第21-22页 |
2.1.3 试样制作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表观密度试验 | 第22-23页 |
2.2.2 抗压强度试验 | 第23页 |
2.2.3 抗折强度试验 | 第23页 |
2.2.4 弹性模量试验 | 第23页 |
2.2.5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第23-24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4-31页 |
2.3.1 用水量对 EPS 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2.3.2 EPS 颗粒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EPS 混凝土强度及变形特点 | 第25-27页 |
2.3.4 EPS 混凝土的耐水性 | 第27页 |
2.3.5 矿物掺合料对 EPS 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7-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双曲拱桥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32-42页 |
3.1 危旧双曲拱桥计算分析的特点 | 第32-33页 |
3.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第33-37页 |
3.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33页 |
3.2.2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 第33-35页 |
3.2.3 有限元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3.3 ANSYS 建模方法研究 | 第37-41页 |
3.3.1 ANSYS 简介 | 第37页 |
3.3.2 ANSYS 建模过程 | 第37-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旧桥检测评定及加固方案 | 第42-62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2-43页 |
4.2 旧桥检测及承载能力评定 | 第43-54页 |
4.2.1 旧桥技术状况评定 | 第43-45页 |
4.2.2 旧桥承载能力评定 | 第45-54页 |
4.3 实桥加固方案 | 第54-59页 |
4.3.1 主拱圈加固 | 第54-55页 |
4.3.2 横系梁加固 | 第55-56页 |
4.3.3 更换拱上填料 | 第56-57页 |
4.3.4 其他构件加固措施 | 第57-59页 |
4.4 加固施工顺序研究 | 第59-61页 |
4.4.1 双曲拱桥合理加固施工顺序研究 | 第59-60页 |
4.4.2 红卫桥加固施工顺序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加固效果分析 | 第62-76页 |
5.1 加固后双曲拱桥有限元建模 | 第62-65页 |
5.1.1 建模方法研究 | 第62-63页 |
5.1.2 有限元建模 | 第63-65页 |
5.2 EPS 混凝土换填拱上填料效果分析 | 第65-67页 |
5.2.1 挠度分析 | 第65页 |
5.2.2 应力分析 | 第65-67页 |
5.3 综合加固效果分析 | 第67-75页 |
5.3.1 静力荷载试验 | 第67-68页 |
5.3.2 加固前后结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5.3.3 加固后结构承载能力评定 | 第70-74页 |
5.3.4 加固后结构整体性能评定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