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蓄能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多源热泵复合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4 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系统实验设计 | 第17-36页 |
2.1 系统压缩机、冷凝器、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选型与设计计算 | 第17-26页 |
2.1.1 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选型 | 第17页 |
2.1.2 三种模式的热力循环过程及制冷剂管径的确定 | 第17-20页 |
2.1.3 冷凝器管长的计算 | 第20-22页 |
2.1.4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相变材料层管径的计算 | 第22-24页 |
2.1.5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外层水管管径的计算 | 第24页 |
2.1.6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管长的计算 | 第24-26页 |
2.2 实验台搭建与测点布置 | 第26-31页 |
2.2.1 实验台的构成 | 第26-27页 |
2.2.2 压缩机、冷凝器的结构参数 | 第27-28页 |
2.2.3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结构参数 | 第28页 |
2.2.4 相变材料的参数 | 第28页 |
2.2.5 冷、热水箱 | 第28-29页 |
2.2.6 数据采集器简介 | 第29-30页 |
2.2.7 测点布置 | 第30-31页 |
2.3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第31-35页 |
2.3.1 实验准备 | 第31页 |
2.3.2 夏季蓄冷模式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2.3.3 夏季取冷模式实验流程 | 第32页 |
2.3.4 冬季蓄热模式实验流程 | 第32-33页 |
2.3.5 冬季蓄能热泵供热模式实验流程 | 第33页 |
2.3.6 冬季边蓄热边供热模式实验流程 | 第33-34页 |
2.3.7 变流量、变温度、变蓄能换热单元数的对比实验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60页 |
3.1 误差分析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6-41页 |
3.1.1 误差的分类与不确定度 | 第36-37页 |
3.1.2 误差的分析 | 第37-39页 |
3.1.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9-41页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3.2.1 实验系统夏季蓄冷模式实验研究 | 第41-43页 |
3.2.2 夏季取冷模式实验研究 | 第43-44页 |
3.2.3 冬季蓄热模式实验研究 | 第44-45页 |
3.2.4 冬季蓄能热泵供热模式 | 第45-47页 |
3.2.5 冬季边蓄热边供热模式的实验研究 | 第47-48页 |
3.3 实验系统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9页 |
3.3.1 蓄冷模式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0页 |
3.3.2 取冷模式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2页 |
3.3.3 蓄热模式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3页 |
3.3.4 蓄能热泵供热模式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3.3.5 边蓄热边供热模式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应用经济性分析 | 第60-76页 |
4.1 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的应用范围 | 第60-61页 |
4.2 别墅概况及负荷计算 | 第61-62页 |
4.3 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设计选型 | 第62-66页 |
4.3.1 压缩机 | 第62-63页 |
4.3.2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 | 第63页 |
4.3.3 太阳能集热器 | 第63-64页 |
4.3.4 水泵的设计计算 | 第64-66页 |
4.4 别墅用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的运行策略分析 | 第66-68页 |
4.5 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全年运行的经济性评价 | 第68-74页 |
4.5.1 三套管系统与分体式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费用比较 | 第68-72页 |
4.5.2 三套管系统与分体式空调系统设备初投资比较 | 第72页 |
4.5.3 回收期计算 | 第72-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