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维度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政治社会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17页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维度第17-29页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概述第17-18页
 第二节 构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网络的要素分析第18-25页
  一、社会环境要素第18-20页
  二、高校环境要素第20-23页
  三、大众传媒环境要素第23-24页
  四、家庭环境要素第24-25页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关系的调节与优化第25-29页
  一、"消负促正"以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各关系要素的良性发展第25-27页
  二、"各个击破"以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各关系内部系统的运行第27-29页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维度第29-36页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架构第29-33页
  一、政治认知的社会化第29-30页
  二、政治情感的社会化第30-31页
  三、政治价值观的社会化第31-32页
  四、政治信念的社会化第32页
  五、政治能力的社会化第32-33页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容的创新途径第33-36页
  一、加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第33-34页
  二、借鉴国外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第34页
  三、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结构第34-36页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法维度第36-44页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法体系的建构第36-40页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理论层面的方法体系建构第37-38页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践层面的方法体系建构第38-40页
 第二节 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实施过程中方式的创新第40-44页
  一、专门政治输出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宣传教育同步进行第40-41页
  二、正式的政治社会化与非正式的政治社会化实施途径多管齐下第41-42页
  三、直接的政治社会化与间接的政治社会化共同作用第42-43页
  四、培养学生个体的政治兴趣和社会教化交织进行第43-44页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维度第44-51页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功能概述第44-46页
  一、以学习政治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和改造功能第44-45页
  二、以培养政治认同感为核心目标的稳定政治体系的维护功能第45-46页
  三、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为主要方向的合格政治人的塑造功能第46页
 第二节 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措施第46-51页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以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的实现第46-47页
  二、发展经济充实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物质基础第47-48页
  三、加快政治文化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48页
  四、重视和发挥学生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第48-51页
总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一篇: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的研究--以合肥高等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