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2页
 一、杨绛的生平及其创作第8-9页
 二、杨绛作品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四、本研究的语料来源第11-12页
第一章 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第12-37页
 一、运用清新平易的口语充满亲切感第12-13页
 二、使用惯用语通俗有趣第13-17页
 三、渗透吴侬软语的方言富有乡土气息第17-18页
 四、追求流畅婉转的音律注重作品的音乐美第18-24页
  1. 讲究节奏第19页
  2. 适当用韵第19-21页
  3. 巧用叠音词第21-23页
  4. 多用语气词第23-24页
 五、丰富多彩的词汇第24-29页
  1. 词语丰赡第24-27页
  2. 成语妙用第27-28页
  3. 词语活用第28-29页
 六、灵活多样的句式第29-37页
  1. 句式多样第29-32页
  2. 语气多变第32-33页
  3. 长短得体第33-34页
  4. 整散有致第34-37页
第二章 杨绛作品的辞格艺术第37-46页
 一、精彩绝伦的比喻第37-41页
 二、恰切的引用与仿拟第41-43页
 三、其它多种辞格的运用第43-46页
第三章 杨绛作品的语言风格第46-51页
 一、清新质朴第46-48页
 二、婉转含蓄第48-49页
 三、幽默讽刺第49-51页
第四章 杨绛作品语言艺术的成因第51-56页
 一、家庭教育第51-52页
 二、传统熏陶第52-53页
 三、生活经历第53-54页
 四、外来影响第54-56页
第五章 杨绛与同时代作家之比较第56-65页
 一、杨绛与钱钟书之比较第56-57页
 二、杨绛与丁玲之比较第57-59页
 三、杨绛与张爱玲之比较第59-61页
 四、杨绛与凌淑华之比较第61-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
下一篇:新时期寻根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