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刘震云新世纪小说的叙事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论第11-22页
    1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第11-12页
    2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3 叙事学概念的梳理与本文所选理论的界定第17-18页
    4 论述逻辑与研究思路第18-22页
第1章 还原叙事的过程:叙述方式之探究第22-47页
    1.1 视角篇:叙事视角的流动性——全知与限知的交替运用第22-29页
        1.1.1 全知视角的运用:表现的广阔性和叙述的权威性第22-23页
        1.1.2 隐蔽的流动视角:从全知到限知第23-29页
    1.2 时间篇:刘震云新世纪小说叙事时间研究第29-39页
        1.2.1 对时间的有效利用——改变顺序,掌控节奏第29-30页
        1.2.2 对叙事顺序的重新编排——预叙、倒叙、平叙的混合运用第30-39页
    1.3 语言篇:言说之绕——语言的创造性使用第39-47页
第2章 于反复中把握规律:叙述语法之分析第47-64页
    2.1 寻找与对立:刘震云新世纪小说的两种情节模式第47-60页
        2.1.1“寻找”模式:寻找的虚妄与存在的虚无第48-53页
        2.1.2“对立”情节模式:他人即地狱与权力对人性的异化第53-60页
    2.2“今昔对比”式的对称结构第60-64页
第3章 阅读与接受:读者意识与先锋意识的博弈第64-79页
    3.1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读者意识的强化第64-66页
    3.2 刘震云小说读者的历时性接受:从新写实到新世纪初期第66-67页
    3.3 读者意识支配下叙事策略的调整与改变第67-72页
        3.3.1 寻求多种渠道的传播途径第67-68页
        3.3.2 故事取材的面向读者第68-70页
        3.3.3 叙述方式的熟悉化与陌生化第70-72页
    3.4“俗表”背后的“雅里”:刘震云的哲学深度第72-79页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