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核电厂(核电站)论文--发电机与机房论文

核电汽轮发电机外部不对称定子电气量与电磁转矩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8-28页
    1.1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第18-20页
    1.2 汽轮发电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20-25页
        1.2.1 发电机不对称问题和定子电气量研究的概述第20-22页
        1.2.2 发电机电磁转矩和电磁力研究的概述第22-2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2章 核电汽轮发电机外部不对称定子电气量研究第28-48页
    2.1 核电汽轮发电机外部不对称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8-34页
        2.1.1 基本假设第29-31页
        2.1.2 Maxwell方程的基本表述第31-32页
        2.1.3 有限元仿真的外电路第32-33页
        2.1.4 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的验证第33-34页
    2.2 电流不对称度的计算第34-36页
    2.3 电流不对称度对正序分量的影响第36-41页
        2.3.1 电流不对称度对核电汽轮发电机基波正序电流幅值的影响第36-37页
        2.3.2 电流不对称度对核电汽轮发电机基波正序电压幅值的影响第37-38页
        2.3.3 电流不对称度对实验电机基波正序电压幅值的影响第38-41页
    2.4 电流不对称度对负序分量的影响第41-43页
        2.4.1 电流不对称度对核电汽轮发电机基波负序电流幅值的影响第41-42页
        2.4.2 电流不对称度对核电汽轮发电机基波负序电压幅值的影响第42-43页
    2.5 电流不对称度对三相基波电流幅值的影响第43-44页
    2.6 电流不对称度对三相基波电压幅值的影响第44-46页
        2.6.1 电流不对称度对核电汽轮发电机三相基波电压幅值的影响第44-45页
        2.6.2 电流不对称度对实验电机三相基波电压幅值的影响第45-46页
    2.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网络参数法分析核电汽轮发电机电磁转矩第48-72页
    3.1 电机瞬时电磁功率与瞬时电磁转矩的关系第48-49页
    3.2 电机瞬时功率的计算第49-50页
    3.3 电机的正序网络和负序网络第50-51页
    3.4 基于网络参数法计算电磁转矩的研究第51-57页
        3.4.1 传统复数域相量对称分量法计算电磁转矩第52-53页
        3.4.2 基于网络参数法电磁转矩表达式的推导第53-57页
    3.5 核电汽轮发电机端电压和功率因数的迭代第57-58页
    3.6 有限元法和网络参数法的结果分析第58-62页
    3.7 阻尼绕组和阻尼槽楔存在性对电磁转矩二次谐波分量的影响第62-66页
    3.8 阻尼绕组和阻尼槽楔材料对电磁转矩二次谐波分量的影响第66-70页
    3.9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负序电流对核电汽轮发电机电磁转矩影响第72-92页
    4.1 电磁转矩矢量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2-83页
        4.1.1 电磁转矩矢量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2-81页
        4.1.2 定子负序电流对于电磁转矩影响的解析分析第81-83页
    4.2 有限元外电路的设置第83页
    4.3 定子负序电流对于电磁转矩恒定分量的影响第83-85页
    4.4 定子负序电流对电磁转矩二次谐波分量的影响第85-87页
    4.5 负序电流对电磁转矩高次谐波分量的影响第87-89页
    4.6 负序电流对电磁转矩谐波含量的影响第89-91页
    4.7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 核电汽轮发电机励磁绕组在复合磁场中切向电磁力的研究第92-110页
    5.1 励磁绕组各槽的标号第92-93页
    5.2 励磁绕组在复合磁场中总切向电磁力的解析分析第93-97页
        5.2.1 正序磁场电磁转矩恒定分量第93-94页
        5.2.2 不存在阻尼绕组和阻尼槽楔负序磁场电磁转矩恒定分量第94-95页
        5.2.3 存在阻尼绕组不存在阻尼槽楔负序磁场电磁转矩恒定分量第95页
        5.2.4 同时存在阻尼绕组和阻尼槽楔负序磁场电磁转矩恒定分量第95-96页
        5.2.5 电流不对称度、阻尼绕组和阻尼槽楔对电磁力恒定分量影响第96-97页
    5.3 励磁绕组在复合磁场中的切向电磁力有限元分析第97-108页
        5.3.1 各槽内励磁绕组切向电磁力恒定分量的研究第97-101页
        5.3.2 全部励磁绕组总切向电磁力恒定分量的研究第101-103页
        5.3.3 各槽内励磁绕组切向电磁力二次谐波分量幅值的研究第103-107页
        5.3.4 全部励磁绕组总切向电磁力二次谐波分量幅值的研究第107-108页
    5.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3-12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蔗△~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基因(SoP5CS)的抗旱功能分析
下一篇:重金属在土壤—甘蔗中迁移规律及糖业产品中的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