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西北干旱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的探究--以武威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节水农业发展状况与趋势第9-19页
        1.3.1 国外关于节水农业的研究状况第10-14页
        1.3.2 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第14-19页
    1.4 武威市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第19页
        1.4.1 武威市发展节水农业是应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必然抉择第19页
        1.4.2 武威市发展节水农业是推进生态治理恢复的重大举措第19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3页
    2.1 武威市概况第19-22页
        2.1.1 地理位置第19-21页
        2.1.2 地形气候第21-22页
    2.2 论文结构框架第22-23页
    2.3 论文研究方法第23页
    2.4 论文创新点第23页
第三章 武威市节水农业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3-33页
    3.1 武威市节水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第23-32页
        3.1.1 武威市节水农业发展现状第24-26页
        3.1.2 武威市节水技术与效益分析第26-28页
        3.1.3 节水农业的节水效益第28-29页
        3.1.4 节水农业增产增收效益第29-32页
    3.2 武威市节水农业未来发展预测第32-33页
        3.2.1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预测第32-33页
        3.2.2 设施农业发展预测第33页
第四章 现状与讨论第33-42页
    4.1 武威市发展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4-36页
        4.1.1 膜下滴灌技术服务滞后第34页
        4.1.2 小规模家庭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水肥一体化发展第34页
        4.1.3 政府补贴扶持资金缺乏持续性第34-35页
        4.1.4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力不够第35页
        4.1.5 降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第35页
        4.1.6 农业比重下降,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35-36页
        4.1.7 节水技术的开发利用率相对低第36页
        4.1.8 灌溉制度不够优化第36页
    4.2 武威市推广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第36-39页
        4.2.1 确定用水定额指标第36-37页
        4.2.2 实行水权改革第37页
        4.2.3 推广机械化作业第37-38页
        4.2.4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第38页
        4.2.5 强化基层监督管理第38页
        4.2.6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第38页
        4.2.7 建立合理反映水资源情况的水价体系第38-39页
    4.3 武威市推广节水农业的优点第39-40页
        4.3.1 有利于节约土地第39页
        4.3.2 经济效益好,农民增产、增收快第39页
        4.3.3 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第39-40页
        4.3.4 有利于保护环境第40页
    4.4 政策分析和建议第40-42页
        4.4.1 积极探索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新机制第40页
        4.4.2 加大政府补贴力度,解决滴灌设备运行、维修、改造等问题第40-41页
        4.4.3 强化配套农机具维修和管理,确保机具正常使用第41页
        4.4.4 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和集成提升等方面扶持力度第41页
        4.4.5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用优质抗旱高产品种第41页
        4.4.6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第41页
        4.4.7 制定优化灌溉制度第41-42页
        4.4.8 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第42页
        4.4.9 加大节水技术的开发利用率第42页
        4.4.10 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第4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5.1 结论第42-43页
    5.2 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个人简历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省中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集成Buck-Boost+LLC级联变换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