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IPO抑价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2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局限第12-14页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1.4.2 本文的局限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4-16页
        2.1.1 委托代理假说(Principal-agent Theory)第14-15页
        2.1.2 赢者诅咒假说(Winner Curse)第15-16页
        2.1.3 信号假说(Signaling Hypothesis)第16页
    2.2 承销商声誉理论第16-17页
    2.3 行为金融理论第17页
    2.4 其他理论第17-18页
    2.5 对现有理论的评述第18-19页
第三章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第19-25页
    3.1 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变迁第19-20页
    3.2 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变迁第20-21页
        3.2.1 固定价格制阶段第20-21页
        3.2.2 询价制阶段第21页
    3.3 新股发行方式变迁第21-25页
第四章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指标选取与模型设计第25-31页
    4.1 变量的选取与假说第25-27页
    4.2 变量定义第27-28页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第28-29页
    4.4 模型设计第29-30页
    4.5 研究方法第30-31页
第五章 关于IPO抑价的实证分析第31-44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1-33页
    5.2 IPO抑价多元回归分析第33-41页
        5.2.1 第一阶段实证分析第33-35页
        5.2.2 第二阶段实证分析第35-36页
        5.2.3 第三阶段实证分析第36-38页
        5.2.4 第四阶段实证分析第38-39页
        5.2.5 总样本期间实证分析第39-41页
    5.3 实证结果动态分析第41-4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44-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4-46页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第46-50页
        6.2.1 加强个人投资者教育,增强机构投资者监管第46-47页
        6.2.2 承销商要提高合理定价能力,增强责任感第47页
        6.2.3 发行公司信息披露要公开、透明、真实、准确第47-48页
        6.2.4 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政府干预第48页
        6.2.5 平稳有效地推进注册制的实施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lock2在斑马鱼生物钟中的作用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民生银行A支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