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引言 | 第7页 |
·图像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 第8-9页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主要工作 | 第9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9-11页 |
第2章 灰度图像区域特征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11-18页 |
·引言 | 第11页 |
·灰度图像特征 | 第11-12页 |
·灰度图像描述 | 第11-12页 |
·灰度直方图 | 第12页 |
·模糊聚类方法 | 第12-14页 |
·模糊聚类基本思想 | 第12-13页 |
·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 | 第13-14页 |
·灰度区域特征模糊聚类 | 第14-17页 |
·灰度图像区域直方图特征分析 | 第14-15页 |
·灰度3×3 区域模糊聚类分析实例 | 第15-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软件设计 | 第18-24页 |
·引言 | 第18页 |
·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18-19页 |
·程序设计整体思想及流程图 | 第19-21页 |
·编程思想 | 第19页 |
·程序实现流程图 | 第19-21页 |
·程序设计的具体实现 | 第21-23页 |
·图像区域灰度直方图特征提取的实现 | 第21-22页 |
·不同区域之间模糊聚类计算的实现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图像处理过程实例分析 | 第24-30页 |
·引言 | 第24页 |
·软件界面及功能简介 | 第24-25页 |
·软件界面简介 | 第24-25页 |
·软件功能简介 | 第25页 |
·灰度图像特征提取流程示例 | 第25-28页 |
·fluocel 灰度图像区域特征提取流程示例及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texmos 灰度图像边缘特征提取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灰度图像区域线性放大示例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 | 第30-39页 |
·引言 | 第30页 |
·fluocel 灰度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 | 第30-32页 |
·不同λ值、相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0-31页 |
·相同λ值、不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1-32页 |
·igal 卫星灰度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 | 第32-34页 |
·不同λ值、相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2-33页 |
·相同λ值、不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3-34页 |
·指纹灰度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 | 第34-36页 |
·不同λ值、相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4-35页 |
·相同λ值、不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5-36页 |
·papav 灰度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 | 第36-38页 |
·不同λ值、相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6-37页 |
·相同λ值、不同n 值的结果对比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1页 |
·总结 | 第39页 |
·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A 软件主要程序代码 | 第44-48页 |
附录B 研究生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