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假设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特征 | 第17-19页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 | 第19-22页 |
·前交叉韧带负荷机制 | 第22-25页 |
·随机生物力学模型 | 第25-2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8-46页 |
·前交叉韧带受力的生物力学模型 | 第28-31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1-38页 |
·受试者 | 第31-32页 |
·数据采集 | 第32-35页 |
·数据处理 | 第35-38页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随机生物力学模型 | 第38-43页 |
·确定一级自变量的概率密度分布 | 第39-40页 |
·确定一级自变量的累积分布方程 | 第40页 |
·确定二级自变量 | 第40-41页 |
·ACL损伤率的蒙特卡罗模拟软件 | 第41-42页 |
·确定ACL损伤的危险因素 | 第42-43页 |
·本研究模型的假设 | 第43-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4 研究结果 | 第46-95页 |
·各一级自变量的概率密度检验 | 第46-59页 |
·二级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 第59-61页 |
·蒙特卡罗模拟ACL损伤结果 | 第61-95页 |
·性别,运动项目,和动作对ACL损伤概率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不同项目受试者ACL损伤与未损伤间以及不同动作间下肢生物力学参数的比较 | 第65-77页 |
·不同性别对损伤率的影响 | 第77-86页 |
·模拟ACL损伤的危险因素 | 第86-95页 |
5 分析和讨论 | 第95-115页 |
·性别、运动项目和动作对ACL损伤概率的影响 | 第95页 |
·损伤和未损伤试跳间的差异 | 第95-106页 |
·膝关节屈角对ACL损伤的影响 | 第96-97页 |
·地面反作用力对ACL损伤的影响 | 第97-99页 |
·着地方式对ACL损伤的影响 | 第99-101页 |
·膝关节内收和旋内力矩对ACL负荷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股后肌群肌力对ACL负荷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腓肠肌肌力对ACL负荷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性别对ACL损伤的影响 | 第106-110页 |
·不同运动项目对ACL损伤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不同动作对ACL损伤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自变量分布状态对ACL负荷和损伤率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114-11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建议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0页 |
附录A 不同项目男女受试者侧切动作中一级自变量的Q-Q图 | 第130-148页 |
附录B 不同项目男女受试者急停起跳动作中一级自变量的Q-Q图 | 第148-16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