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异槲皮素 | 第12-13页 |
1.1.1 异槲皮素及其功能介绍 | 第12页 |
1.1.2 异槲皮素的制备 | 第12-13页 |
1.2 α-L-鼠李糖苷酶 | 第13-17页 |
1.2.1 α-L-鼠李糖苷酶的来源 | 第13-14页 |
1.2.2 α-L-鼠李糖苷酶的性质 | 第14页 |
1.2.3 α-L-鼠李糖苷酶应用领域 | 第14-15页 |
1.2.4 α-L-鼠李糖苷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第二代测序技术 | 第17-18页 |
1.3.1 第二代测序技术简介 | 第17-18页 |
1.3.2 高通量测序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Bacillus litoralis C44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20-32页 |
2.1 实验菌株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1 rha、glu、rut的获取 | 第20页 |
2.2.2 RHA,GLU结构的预测 | 第20-21页 |
2.3 测序结果分析 | 第21-31页 |
2.3.1 数据过滤统计结果 | 第21-22页 |
2.3.2 基因组组装结果 | 第22-23页 |
2.3.3 基因注释结果 | 第23-26页 |
2.3.4 rha、glu、rut预测结果 | 第26-28页 |
2.3.5 RHA、GLU结构的预测结果 | 第28-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α-L-鼠李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 第32-6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7页 |
3.1.1 菌株与质粒 | 第32页 |
3.1.2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 第32-3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3.1.4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 | 第33-34页 |
3.1.5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34-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5页 |
3.2.1 菌种的活化培养 | 第37页 |
3.2.2 采用酚-氯仿法提菌株基因组DNA | 第37页 |
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7-38页 |
3.2.4 rha,glu的PCR扩增 | 第38-39页 |
3.2.5 PCR产物纯化 | 第39页 |
3.2.6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9-41页 |
3.2.7 rha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43页 |
3.2.8 重组菌株的诱导表达 | 第43-44页 |
3.2.9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 | 第44页 |
3.2.10 重组蛋白酶酶活性检测 | 第44-45页 |
3.2.11 芦丁水解活性蛋白表达影响因素确定 | 第45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9页 |
3.3.1 菌株C44基因组DNA提取结果检测 | 第45-46页 |
3.3.2 rha克隆表达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3.3.3 glu的克隆与表达结果 | 第52-54页 |
3.3.4 重组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3.3.5 重组蛋白RHA4表达影响因素确定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3.4 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测定 | 第61-8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1-64页 |
4.1.1 菌株 | 第61页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61页 |
4.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61-6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4-69页 |
4.2.1 粗酶液的制取 | 第64页 |
4.2.2 纯酶液的制备 | 第64页 |
4.2.3 绘制蛋白标准曲线 | 第64-65页 |
4.2.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65页 |
4.2.5 以芦丁为底物测定重组酶转化条件 | 第65-66页 |
4.2.6 以pNPR为底物测定重组酶酶学特性 | 第66-6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8页 |
4.3.1 可溶性RHA4纯化 | 第69页 |
4.3.2 纯化后酶活性检测 | 第69-70页 |
4.3.3 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 第70-71页 |
4.3.4 绘制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 第71页 |
4.3.5 以芦丁为底物测定RHA4酶学性质的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4.3.6 以pNPR为底物测定RHA4酶学性质的结果与分析 | 第75-78页 |
4.4 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