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金纳米粒子 | 第9-16页 |
1.2.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9-10页 |
1.2.2 金纳米粒子的性质与应用 | 第10-12页 |
1.2.3 提高金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4 金纳米粒子解聚集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 DNA与金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pH值对DNA-金纳米粒子直接复合体系稳定性影响与可逆聚集行为研究 | 第19-30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2.3 样品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4 不同pH对金纳米粒子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2页 |
2.2.5 DNA-金纳米粒子直接复合体系的可逆聚集实验 | 第22页 |
2.2.6 冷冻-解冻循环对金纳米粒子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2.4 结论 | 第29-30页 |
第3章 金属离子对DNA-金纳米粒子直接复合体系稳定性影响与可逆聚集行为研究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3.2.3 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3.2.4 金属离子对金纳米粒子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5 其他金属离子对DNA-金纳米粒子直接复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页 |
3.2.6 EDTA诱导金纳米聚集体的解聚集 | 第33页 |
3.2.7 DNA-金纳米粒子直接复合体系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持久稳定性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3.4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