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3-24页 |
1.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第13-14页 |
2.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2.1 主要溶液配置 | 第14-15页 |
2.2 动物造模 | 第15-16页 |
2.3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第16页 |
3.实验检测指标 | 第16-22页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第16页 |
3.2 检测大鼠空腹血糖 | 第16-17页 |
3.3 尿液检测 | 第17页 |
3.4 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17页 |
3.5 肾组织形态学 | 第17-18页 |
3.6 肾组织免疫组化学检测 | 第18-20页 |
3.7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FoxO4表达 | 第20-22页 |
4.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24-32页 |
1 | 第24-28页 |
1.1 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 第24页 |
1.2 各组实验大鼠体重变化 | 第24-25页 |
1.3 大鼠组间空腹血糖的比较 | 第25-26页 |
1.4 实验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的差异 | 第26-27页 |
1.5 实验各组大鼠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对比 | 第27页 |
1.6 实验各组大鼠的 24h 尿量及 24h 尿蛋白排泄水平的比较 | 第27-28页 |
2.各组大鼠肾组织HE染色情况及免疫组化染色FoxO4的表达情况 | 第28-31页 |
2.1 各组实验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染色情况(HE 染色) | 第28-29页 |
2.2 各组大鼠肾组织FoxO4的表达情况 | 第29-31页 |
3.各组大鼠肾组织 Fox O4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2-53页 |
一、中医药对 DN 的认识与研究 | 第32-38页 |
1.关于DN病名的认识 | 第32-33页 |
2.病因病机 | 第33-35页 |
2.1 病因 | 第33页 |
2.2 病机 | 第33-35页 |
2.2.1 肾虚血瘀 | 第33-34页 |
2.2.2 气阴两虚 | 第34页 |
2.2.3 阴虚热盛 | 第34页 |
2.2.4 湿毒瘀阻 | 第34-35页 |
3.治疗 | 第35-38页 |
3.1 辩证论治 | 第35-37页 |
3.1.1 肾虚血瘀 | 第35-36页 |
3.1.2 气阴两虚 | 第36页 |
3.1.3 阴虚热盛 | 第36页 |
3.1.4 湿毒瘀阻 | 第36-37页 |
3.2 单味中药治疗 | 第37页 |
3.3 分期治疗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页 |
二、西医对DN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38-46页 |
1.DN流行病学研究 | 第38-39页 |
2.发病机制 | 第39-42页 |
2.1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 第40-42页 |
2.1.1 TGF-β1 | 第41页 |
2.1.2 CTGF | 第41页 |
2.1.3 VEGF | 第41页 |
2.1.4 TNF-α | 第41-42页 |
3.DN脏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 | 第42-43页 |
4.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第43-44页 |
5.FoxO4转录因子调控靶基因诱导细胞凋亡 | 第44-45页 |
6.FoxO4与DN发生密切相关 | 第45-46页 |
7.小结 | 第46页 |
三、复方仙草颗粒对DN的影响 | 第46-53页 |
1.导师对DN的认识 | 第46-47页 |
2.复方仙草颗粒配伍组成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 第47-48页 |
3.现代医学对复方仙草颗粒中药药理研究的认识 | 第48-49页 |
4.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1 复方仙草颗粒对DN大鼠一般情况、血糖及血脂等的影响 | 第49页 |
4.2 复方仙草颗粒对DN大鼠尿液指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复方仙草颗粒对DN大鼠肌酐水平及血脂等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复方仙草颗粒对DN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及FoxO4的影响 | 第51-53页 |
第四章 问题及展望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缩略词表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综述 | 第65-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