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6-20页 |
2.1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概述 | 第16页 |
2.2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第16-18页 |
2.2.1 生态农业发展迅速,生态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 第16-17页 |
2.2.2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 第17页 |
2.2.3 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行生态文化建设 | 第17页 |
2.2.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加大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 第17-18页 |
2.3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分析 | 第18页 |
2.3.1 政策体制优势明显 | 第18页 |
2.3.2 地理位置优越 | 第18页 |
2.3.3 天然生态资源优势 | 第18页 |
2.3.4 良好的发展氛围 | 第18页 |
2.4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8-20页 |
2.4.1 生态戍边意识尚需提高 | 第18页 |
2.4.2 生态文明制度尚需健全 | 第18-19页 |
2.4.3 团场创新能力尚需提高 | 第19页 |
2.4.4 团场生态安全尚需维护 | 第19页 |
2.4.5 生态经济发展一体化尚需加快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7页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0页 |
3.1.1 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 第20页 |
3.1.2 整体性和相关性 | 第20页 |
3.1.3 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第20页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2页 |
3.3 指标解释 | 第22-25页 |
3.3.1 生态环境保护 | 第22-23页 |
3.3.2 生态经济 | 第23页 |
3.3.3 生态文化 | 第23-24页 |
3.3.4 生态管理 | 第24-25页 |
3.4 评价方法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25-27页 |
3.4.1 评价方法选取 | 第25-26页 |
3.4.2 评价模型构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 第27-32页 |
4.1 样本确定和数据整理 | 第27页 |
4.1.1 样本确定 | 第27页 |
4.1.2 数据整理 | 第27页 |
4.2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实证分析 | 第27-32页 |
4.2.1 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27-29页 |
4.2.2 总体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4.2.3 相关性分析 | 第30页 |
4.2.4 基本结论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 第32-40页 |
5.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第32-35页 |
5.1.1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 第32-34页 |
5.1.2 推进生态化城镇建设 | 第34-35页 |
5.1.3 开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 | 第35页 |
5.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第35-37页 |
5.2.1 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 | 第35-36页 |
5.2.2 培育现代养殖与加工产业 | 第36-37页 |
5.2.3 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37页 |
5.2.4 发展商贸物流业 | 第37页 |
5.3 完善循环经济配套体系 | 第37-40页 |
5.3.1 政府绿色办公创建工程 | 第38页 |
5.3.2 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 | 第38页 |
5.3.3 清洁生产构建和推广工程体系 | 第38页 |
5.3.4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 第38页 |
5.3.5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