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教育、训练论文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1页
        1.2.1 国内研究基本情况第14-19页
        1.2.2 境外研究基本情况第19-21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第21-23页
        1.3.1 研究思路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3 创新之处第22-23页
2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概述第23-29页
    2.1 基本概念厘清第23-25页
        2.1.1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第23-24页
        2.1.2 养成第24-25页
    2.2 具体理论支撑第25-29页
        2.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25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页
        2.2.3 胜任力理论第25-29页
3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历史沿革与比较借鉴第29-34页
    3.1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历史沿革第29-30页
        3.1.1 近代警务学堂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第29页
        3.1.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第29-30页
        3.1.3 改革开放后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第30页
    3.2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比较借鉴第30-34页
        3.2.1 英国警察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第31页
        3.2.2 美国警察教育学员职业素质培养第31-32页
        3.2.3 韩国警察院校学员职业素质培养第32-34页
4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1页
    4.1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现状、存在问题第34-37页
        4.1.1 政治素养的纯洁性与流俗性交织第34-35页
        4.1.2 知识素养的匹配程度低第35页
        4.1.3 技能与实战衔接不到位第35-36页
        4.1.4 伦理价值素养虚空泛化第36-37页
    4.2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1页
        4.2.1 教育理念,朝令夕改第37-38页
        4.2.2 人才培养的轻重两端,拿捏不准第38-39页
        4.2.3 教书养人,自觉养成性缺失第39-41页
5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体系构建第41-52页
    5.1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理念的创新第41-42页
        5.1.1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预备警官第41-42页
        5.1.2 培养与实战无缝对接的应用人才第42页
    5.2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目标的明确第42-43页
        5.2.1 制定符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的总体目标第42-43页
        5.2.2 推进层次分明、逐级上升的警察职业素质养成第43页
    5.3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路径的选择第43-45页
        5.3.1 以职业素质训导为主导第44页
        5.3.2 以职业素质自觉养成为主线第44-45页
    5.4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手段的提升第45-52页
        5.4.1 完善教育训练体系,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第45-47页
        5.4.2 强化自觉养成意识,实现素养自我提升第47-49页
        5.4.3 开展志愿、实习活动,增进职业感悟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的交叉询问制度--以美国交叉询问制度为参考
下一篇:循证警务侦查应用研究--从经验侦查到循证侦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