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思路第8页
    三、研究方法第8-9页
    四、研究意义第9页
    五、政府形象研究综述第9-12页
第一章 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第12-17页
    第一节 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传播第12-14页
        1.1.1 政府形象的定义第12页
        1.1.2 政府形象的构成第12页
        1.1.3 政府形象的传播第12-14页
    第二节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构成与特点第14-17页
        1.2.1 政府形象的网络传播第14页
        1.2.2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第14-15页
        1.2.3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特点第15-17页
第二章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要素分析第17-35页
    第一节 传者分析第18-21页
        2.1.1 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与政府形象传播第18-19页
        2.1.2 网络环境下政府形象传者的新变化第19页
        2.1.3 传者地位变化对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影响第19-21页
    第二节 内容分析第21-24页
        2.2.1 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与内容选择第21-22页
        2.2.2 网络环境下政府形象传播内容选择的新变化第22-23页
        2.2.3 网络环境对政府形象传播内容选择的影响第23-24页
    第三节 渠道分析第24-26页
        2.3.1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传播与渠道选择第24页
        2.3.2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渠道的变化第24-25页
        2.3.3 网络环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渠道选择的复杂性第25页
        2.3.4 渠道变化给政府形象传播带来的影响第25-26页
    第四节 受众分析第26-31页
        2.4.1 受众分析与政府形象传播第26页
        2.4.2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流程中受众的新特点第26-31页
    第五节 效果与反馈分析第31-35页
        2.5.1 控制论与政府形象传播信息流程第31-32页
        2.5.2 政府形象前馈机制的必要性第32-33页
        2.5.3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反馈的特点第33-34页
        2.5.4 前馈对政府形象网络传播带来的影响第34-35页
第三章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主要策略分析第35-44页
    第一节 政府网站第35-37页
        3.1.1 政府网站的发展现状第35-36页
        3.1.2 政府网站与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关系第36页
        3.1.3 政府网站在构建政府形象中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第二节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第37-39页
        3.2.1 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展现状第37-38页
        3.2.2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与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第38页
        3.2.3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第三节 政府博客第39-41页
        3.3.1 博客传播的现状第39-40页
        3.3.2 政府博客与政府形象的网络传播第40页
        3.3.3 政府博客的面临的问题第40-41页
    第四节 网络舆情监测第41-44页
        3.4.1 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状况第41-42页
        3.4.2 舆情监测与政府形象网上传播第42页
        3.4.3 政府形象传播舆情监测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第四章 政府形象传播的实证研究第44-50页
    第一节 研究基本框架第44-45页
        4.1.1 研究源起第44页
        4.1.2 研究问题第44页
        4.1.3 研究设计第44-45页
        4.1.4 研究的基本情况第45页
    第二节 受访者政府形象接触的基本状况第45-48页
        4.2.1 受访者接触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渠道状况:接触渠道呈现多样化第45-46页
        4.2.2 受访者选择网络解决问题:受众自主传播可能性增加第46页
        4.2.3 受访者最关注政府主动了解民情的措施第46-47页
        4.2.4 受众最关注的内容排列:民生问题居前,政府廉政是重点第47-48页
    第三节 政府形象与受众社会经济要素的相关研究第48-50页
        4.3.1 媒介接触情况与政府沟通的关系:接触网络越多使用网络渠道与政府沟通的可能性越大第48页
        4.3.2 媒体使用行为与渠道选择的相关关系第48-49页
        4.3.3 社会经济要素与政府新措施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9-50页
第五章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策略思考第50-56页
    第一节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的基本原则第50-51页
        5.1.1 在政府形象网络传播过程中政府应该坚持的原则第50-51页
    第二节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策略探讨第51-56页
        5.2.1 政府形象传播者的意识转变第51-53页
        5.2.2 政府形象网络传播渠道与内容策略分析第53页
        5.2.3 网络新闻发言人策略第53-54页
        5.2.4 舆情监测与介入策略研究第54-56页
参考书目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流媒体塑造我国和谐大国形象的框架分析--以奥运会后的《参考消息》报道为例
下一篇:基于Web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