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物理光学仪器论文

可见光—近红外光纤光谱矿物分析仪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11-31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蚀变矿物光谱分析原理及光谱特征第11-18页
        1.2.1 原理第11-12页
        1.2.2 常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第12-17页
            1.2.2.1 蚀变矿物光谱曲线[3]第12-13页
            1.2.2.2 常见低温蚀变矿物名称、分子式及吸收峰位第13-15页
            1.2.2.3 蚀变矿物特征峰位第15页
            1.2.2.4 常见矿物的近红外吸收特征第15-17页
        1.2.3 蚀变矿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识别第17-18页
    1.3 光谱仪器发展现状第18-20页
    1.4 矿物分析光谱仪技术发展第20-29页
        1.4.1 地面矿物分析光谱仪技术发展第20-25页
            1.4.1.1 国外发展情况第20-23页
            1.4.1.2 国内发展情况第23-25页
        1.4.2 岩心扫描仪第25-26页
            1.4.2.1 国外发展状况第25-26页
            1.4.2.2 国内发展状况第26页
        1.4.3 机载高光谱仪器第26-28页
            1.4.3.1 国外发展状况第26-27页
            1.4.3.2 国内发展状况第27-28页
        1.4.4 星载高光谱仪器第28-29页
            1.4.4.1 国外发展情况第28-29页
            1.4.4.2 国内发展情况第29页
    1.5 问题提出第29-30页
    1.6 解决问题方法第30-31页
2 仪器硬件设计第31-106页
    2.1 仪器结构第31页
    2.2 光源探头设计第31-41页
        2.2.1 光谱测量方法第31-33页
            2.2.1.1 透射模式第31-32页
            2.2.1.2 漫反射模式第32页
            2.2.1.3 反射模式第32-33页
        2.2.2 光源探头第33-36页
            2.2.2.1 结构第33-34页
            2.2.2.2 样品或参比第34-36页
        2.2.3 光源第36-40页
        2.2.4 光锥第40-41页
    2.3 光纤第41-42页
    2.4 单色仪设计第42-48页
        2.4.1 设计指标第42-43页
        2.4.2 光学计算第43-44页
        2.4.3 光路仿真结果第44-45页
        2.4.4 像面拼接设计第45-47页
        2.4.5 光谱仪部分机械结构设计结果第47-48页
    2.5 电子学设计第48-84页
        2.5.1 总体设计第48页
        2.5.2 传感器第48-70页
            2.5.2.1 传感器封装第48-49页
            2.5.2.2 传感器材料第49-50页
            2.5.2.3 传感器光谱波段划分第50-51页
            2.5.2.4 传感器制冷第51-52页
            2.5.2.5 典型CCD 传感器第52-69页
            2.4.2.6 传感器选择第69-70页
        2.5.3 FPGA 驱动第70-84页
            2.5.3.1 总体结构第70-71页
            2.5.3.2 探测器驱动电路设计第71-79页
            2.5.3.3 时序发生电路设计第79-83页
            2.5.3.4 AD 转换与采集电路设计第83-84页
    2.6 USB2.0 通讯系统设计第84-96页
        2.6.1 专用模块介绍第84-86页
        2.6.2 固件编程第86-89页
            2.6.2.1 固件框架第86-87页
            2.6.2.2 用户固件编程部分第87-89页
        2.6.3 驱动程序的编写第89-91页
        2.6.4 应用程序接口第91-92页
        2.6.5 电子学测试第92页
        2.6.6 传感器驱动时序测试第92-94页
        2.6.7 AD 转换信号采集测试第94-95页
        2.6.8 USB2.0 通讯测试第95-96页
    2.7 实物及测试第96-106页
        2.7.1 实物第96-97页
        2.7.2 测试第97-106页
            2.7.2.1 带宽(分辨率)测试第97-100页
            2.7.2.2 常见矿物图谱测试第100-104页
            2.7.2.3 阳光谱测试第104页
            2.7.2.4 光谱数据重复性测试第104-106页
3 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第106-114页
    3.1 定性分析第106-107页
        3.1.1 光谱吸收峰位置匹配第106-107页
        3.1.2 导数光谱波形匹配第107页
        3.1.3 谱角度匹配第107页
    3.2 矿物的定量分析第107-109页
    3.3 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第109-110页
    3.4 建模分析第110-114页
        3.4.1 数据参数提取第110-111页
        3.4.2 数据处理结果第111-114页
4 在德兴铜矿区的应用第114-126页
    4.1 江西德兴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第114-115页
        4.1.1 地质条件第114页
        4.1.2 矿床地质特征第114-115页
            4.1.2.1 矿体组合及分布第114-115页
            4.1.2.2 矿石构造及主要矿物组合第115页
            4.1.2.3 矿化和蚀变及其分带第115页
    4.2 钻孔1902 样品分析结果第115-118页
    4.3 剖面样品分析结果第118-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附录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东部典型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微型HCCI自由活塞发动机着火燃烧过程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