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庄精英在民间调解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6-10页 |
第一章 村庄精英参与民间调解的基本理论 | 第10-23页 |
一、中国民间调解制度 | 第10-15页 |
(一) 民间调解的概述 | 第10-11页 |
(二) 民间调解制度的内部角色定位 | 第11-15页 |
二、作为调解者的村庄精英 | 第15-21页 |
(一) 村庄精英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17页 |
(二) 村庄精英群体的范围 | 第17-21页 |
三、村庄精英作为调解者的角色定位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村庄精英之调解过程的解构 | 第23-41页 |
一、民间调解制度的运行模式/原型 | 第23-25页 |
二、村庄精英解决纠纷作用的具体体现 | 第25-32页 |
(一) 沟通中介作用 | 第26-28页 |
(二) 判断评价作用 | 第28页 |
(三) 合意发现作用 | 第28-31页 |
(四) 教化动员作用 | 第31-32页 |
三、民间调解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32-41页 |
(一) 机构 | 第33-34页 |
(二) 知识(也称为“民间权力/权威”) | 第34-36页 |
(三) 调解话语 | 第36-38页 |
(四) 实践(实践理性)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村庄精英发挥纠纷解决作用的法社会学分析 | 第41-50页 |
一、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41-43页 |
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其影响 | 第43-47页 |
三、挑战与回应:国家的抉择 | 第47-50页 |
第四章 村庄精英发挥纠纷解决作用的障碍及补救 | 第50-56页 |
一、村庄精英发挥纠纷解决作用的功能障碍 | 第50-52页 |
二、强化村庄精英权威的模式 | 第52-53页 |
三、村庄精英权威强化的回应型模式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