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9页 |
1.1 棉铃虫简介 | 第11-13页 |
1.1.1 昆虫体壁结构 | 第11页 |
1.1.2 昆虫表皮化学成分 | 第11页 |
1.1.3 昆虫表皮的鞣化作用 | 第11-12页 |
1.1.4 昆虫鞣化所需氧化酶的种类 | 第12页 |
1.1.5 昆虫酪氨酸酶研究 | 第12-13页 |
1.1.6 昆虫表皮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 漆酶简介 | 第13-18页 |
1.2.1 漆酶理化特性 | 第14页 |
1.2.2 漆酶的组成和结构 | 第14页 |
1.2.3 漆酶的催化机理 | 第14-15页 |
1.2.4 漆酶的催化氧化特性 | 第15页 |
1.2.5 漆酶的底物专一性 | 第15-16页 |
1.2.6 漆酶的诱导物和抑制剂 | 第16页 |
1.2.7 漆酶发现过程 | 第16-17页 |
1.2.8 漆酶的应用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18-19页 |
第2章 漆酶基因的克隆 | 第19-37页 |
2.1 主要实验材料及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菌种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2.1 Laccase 基因的克隆 | 第20-23页 |
2.2.2 将目的条带与 pUCm-T 载体进行连接 | 第23-25页 |
2.2.3 对序列和蛋白结构做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7页 |
2.3.1 cDNA 的 PCR 扩增结果 | 第26-27页 |
2.3.2 目的条带回收结果 | 第27-28页 |
2.3.3 质粒提取结果 | 第28-29页 |
2.3.4 重组质粒 PstⅠ酶切结果 | 第29页 |
2.3.5 重组质粒 PCR 扩增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2.3.6 测序结果及比对 | 第30-31页 |
2.3.7 构建进化树 | 第31-32页 |
2.3.8 分子量大小和具体氨基酸组成分布 | 第32页 |
2.3.9 亲水性分析 | 第32-33页 |
2.3.10 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33页 |
2.3.11 motif 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2.3.12 二级结构预测 | 第34-35页 |
2.3.13 高级结构预测和同源建模 | 第35-36页 |
2.3.14 同源空间结构模型可视化 | 第36-37页 |
第3章 定向克隆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及表达 | 第37-45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5页 |
3.2.1 引物设计 | 第37页 |
3.2.2 pET-17ba 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3.2.3 pET-17ba 载体和 PCR 产物的制备 | 第38-39页 |
3.2.4 连接、转化以及定向克隆的 PCR 鉴定 | 第39页 |
3.2.5 pET-17ba 的构建及鉴定分析 | 第39-40页 |
3.2.6 定向克隆效率分析 | 第40-41页 |
3.2.7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1-42页 |
3.2.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3.2.9 重组质粒的筛选 | 第43页 |
3.2.10 酶切质粒鉴定 | 第43页 |
3.2.11 重组质粒转化 BL21 | 第43页 |
3.2.12 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