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钟村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路径选择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25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 研究综述第13-19页
        1. 国外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脉络第13-16页
        2. 国内关于政治文化研究的脉络第16-19页
    (三) 研究方法第19页
    (四) 研究样本与调查情况第19-22页
        1. 样本概况第19-20页
        2. 调查情况说明第20-22页
    (五) 本研究的分析维度与研究假设第22-23页
        1. 变迁、分化与整合的维度第22-23页
        2. 研究假设第23页
    (六) 核心概念界定第23-25页
        1. 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化第23-24页
        2.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第24-25页
一、钟村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第25-34页
    (一) 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方式第25-29页
        1. 多重政治社会化第25-26页
        2.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第26-29页
    (二) 不同政治社会化媒介对群体的影响第29-33页
        1. 不同年龄间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作用差异第29-31页
        2. 不同主观阶层间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作用差异第31-32页
        3. 不同职业间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作用差异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二、钟村公民的政治认知取向第34-42页
    (一) 对政治生活的认知第34-37页
        1. 对政治重要性的认知第34-35页
        2. 对政治效应的认知第35-37页
    (二) 对政治体系的认知第37-38页
        1. 政治知识匮乏第37页
        2. 政治知识认知的年龄分裂第37-38页
    (三) 对自身与政权体系的认知第38-41页
        1. 自身政治能力的不信任第38-39页
        2. 政治体系的不信任第39-40页
        3. 政治经验缺乏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三、钟村公民的政治情感和评价取向第42-48页
    (一) 政治认同与政治信任第42-44页
        1. 较高政治共同体的认同第42-44页
        2. 较低政治信任第44页
    (二) 对政权体系的评价第44-46页
        1. 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第45页
        2. 对政府的评价第45-46页
    (三) 对腐败问题的评价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四、钟村公民的政治价值取向第48-57页
    (一) 民主观第48-50页
        1. 民主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第48-49页
        2. 前向过渡型民主观第49-50页
    (二) 法治观第50-53页
        1. “法治”取向与政治文明第50-51页
        2. 中间过渡型法治观第51-53页
    (三) 权利观第53-55页
        1. 权利与利益表达第53页
        2. 中间过渡型权利观第53-55页
    小结第55-57页
五、钟村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第57-63页
    (一) 拓宽政治信息的获取渠道提高政治认知第57-59页
        1. 大众传媒的更新与完善第57-58页
        2. 充分发挥政治体系下乡服务的功能第58-59页
    (二) 创造新的政治文化巩固新政治制度第59-60页
        1. 新政治文化巩固新政治制度目标第59-60页
        2. 新政治文化巩固新政治制度运作第60页
    (三) 整合政治文化形成政治共识第60-63页
        1. 整合传统政治文化第61-62页
        2. 整合现代多元价值观第62-63页
结语第63-64页
附录第64-69页
    附表一 调查分类统计表第64-65页
    附录二 钟村政治文化观念调查问卷第65-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巍山县政府治理中彝族政治文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苗族议榔政治体系研究--以贵州省三穗县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