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压力加工工艺论文

夹钳轨迹计算及异形截面铝合金型材拉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2 型材拉弯技术及其特点第13页
    1.3 型材拉弯技术发展及其现状第13-17页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型材拉弯理论分析及有限元建模第19-35页
    2.1 型材拉弯工艺方法第19-20页
        2.1.1 拉弯成形方式第19页
        2.1.2 拉弯加载方式第19-20页
    2.2 型材拉弯力学模型简化第20-21页
    2.3 型材拉弯成形原理第21-22页
    2.4 拉弯过程应力应变分析第22-27页
        2.4.1 预拉应力小于屈服应力时的弹性弯曲第22-24页
        2.4.2 预拉应力小于屈服应力时的局部塑性拉弯第24-25页
        2.4.3 预拉应力大于屈服应力第25-27页
    2.5 有限元建模第27-33页
        2.5.1 单元选择第27-28页
        2.5.2 几何建模第28-29页
        2.5.3 材料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2.5.4 分析步设置第31页
        2.5.5 接触和约束第31-32页
        2.5.6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2页
        2.5.7 网格划分第32页
        2.5.8 数值精度第32-33页
    2.6 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型材拉弯轨迹计算方法第35-47页
    3.1 型材轨迹拉弯概述第35-36页
    3.2 型材拉弯轨迹计算假设第36-37页
    3.3 型材成形轨迹计算方法第37-44页
        3.3.1 定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第37-39页
        3.3.2 分段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第39-40页
        3.3.3 连续变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第40-41页
        3.3.4 空间曲率成形轨迹计算第41-44页
    3.4 型材拉弯轨迹改进算法第44-46页
    3.5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型材二维拉弯分析第47-75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拉弯成形的常见缺陷第47-49页
        4.2.2 拉裂第47-48页
        4.2.3 截面畸变第48页
        4.2.4 回弹第48-49页
    4.3 工艺参数对二维拉弯成形精度的影响第49-61页
        4.3.1 预拉伸量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50-53页
        4.3.2 包覆拉伸量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53-57页
        4.3.3 过渡区长度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57-60页
        4.3.4 拉弯速度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60-61页
    4.4 拉弯工艺分析实例及试验验证第61-73页
        4.4.1 有限元建模及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61-64页
        4.4.2 成形缺陷及改进工艺分析第64-69页
        4.4.3 最优化参数下数值计算结果第69-70页
        4.4.4 试验结果对比第70-73页
    4.5 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型材三维拉弯数值模拟第75-89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型材三维拉弯有限元建模第75-77页
    5.3 成形缺陷及其表征方法第77-80页
        5.3.1 截面畸变第77-79页
        5.3.2 回弹第79-80页
    5.4 工艺参数对三维拉弯成形精度的影响第80-87页
        5.4.1 预拉伸量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80-82页
        5.4.2 包覆拉伸量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82-84页
        5.4.3 过渡区长度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84-85页
        5.4.4 补拉伸量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85-86页
        5.4.5 填充聚酯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第86-87页
    5.5 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082-T6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轨道车辆铝型材结构件拉弯成形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