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调制技术与调制器、解调技术与解调器论文--调制技术与调制器论文

电光有机聚合物光波导调制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集成光学与光波导调制器第14-15页
    1.2 光调制机理与材料第15-18页
        1.2.1 线性电光效应及主要的电光材料第16-17页
        1.2.2 电吸收效应及材料第17-18页
    1.3 各类电光调制器特点及应用第18-20页
        1.3.1 各种电光调制器的特点第18-20页
        1.3.2 电光调制器的应用第20页
    1.4 有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20-25页
        1.4.1 国际上有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的研究第20-25页
        1.4.2 国内在有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方面的研究第25页
    1.5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第25-26页
    1.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电光聚合物材料及其特性第27-41页
    2.1 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电光特性第27-30页
    2.2 电光聚合物材料的光损耗第30页
    2.3 电光聚合物材料的热稳定性第30-31页
    2.4 电光特性的表征——简单反射法的基本理论第31-33页
    2.5 光损耗的测量第33-37页
    2.6 新型电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37-40页
        2.6.1 FFC的合成与FFC/PSU薄膜的制备第38-39页
        2.6.2 FFC/PSU薄膜的极化与电光系数测量第39-40页
    2.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聚合物脊形光波导的分析第41-67页
    3.1 光的电磁波理论第41-43页
        3.1.1 Maxwell方程组第41-42页
        3.1.2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第42页
        3.1.3 波动方程第42-43页
    3.2 光波导的变分有效折射率法分析第43-48页
        3.2.1 变分有效折射率法的基本理论第44-46页
        3.2.2 脊形波导中TE、TM模的色散特性分析第46-47页
        3.2.3 TM模的横向光场分布第47-48页
    3.3 聚合物光波导的偏振色散分析第48-55页
        3.3.1 标量变分公式和偏振微扰修正第48-50页
        3.3.2 分析结果和讨论第50-51页
        3.3.3 多模波导的偏振色散特性第51-54页
        3.3.4 基模的偏振模色散第54-55页
    3.4 聚合物光波导传输特性的有限差分法分析第55-61页
        3.4.1 有效折射率的确定第56页
        3.4.2 束传播法的基本方程第56-57页
        3.4.3 透明边界条件第57-58页
        3.4.4 M-Z波导的TM模分析第58-60页
            3.4.4.1 波导结构及主要参数第58-59页
            3.4.4.2 脊宽W对损耗的影响第59-60页
            3.4.4.3 Y分支夹角的影响第60页
        3.4.5 优化结果第60-61页
    3.5 聚合物光波导的OE-BPM法分析第61-66页
        3.5.1 算子展开束传播法的基本理论第61-64页
        3.5.2 M-Z波导的TM模分析第64-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微波行波电极的分析第67-92页
    4.1 微带线的分析及其性能第67-71页
        4.1.1 微带线中的模式第67-69页
        4.1.2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第69-70页
        4.1.3 微带线的损耗第70-71页
    4.2 共面线及其性能第71-72页
        4.2.1 共面线的特性阻抗第71-72页
        4.2.2 共面线的损耗第72页
    4.3 微波网络的散射参量第72-74页
    4.4 传统行波电极的优化设计第74-79页
    4.5 斜坡过渡行波电极第79-83页
    4.6 屏蔽微带线的分析第83-91页
    4.7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电光聚合物光波导调制器的优化设计第92-103页
    5.1 M-Z电光调制器及其特性参量第92-93页
    5.2 基于光波导的M-Z电光调制器第93-94页
    5.3 调制器的响应与带宽第94-95页
    5.4 光波导的设计第95-100页
        5.4.1 单模光波导第95-97页
        5.4.2 电极诱导的光损耗第97-99页
        5.4.3 光波导的弯曲光损耗第99-100页
    5.5 电光调制器的宽带响应函数第100-102页
    5.6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聚合物光波导器件的制备第103-117页
    6.1 旋涂第103-104页
    6.2 极化第104-106页
        6.2.1 电晕极化第104-105页
        6.2.2 接触极化第105-106页
    6.3 刻蚀第106-107页
        6.3.1 干法刻蚀第106-107页
        6.3.2 湿法刻蚀第107页
    6.4 电镀第107-108页
    6.5 切割第108页
    6.6 电光聚合物光波导调制器的制备第108-116页
        6.6.1 下电极的制备第109-110页
        6.6.2 下包层的制备第110-111页
        6.6.3 芯层的制备与极化第111页
        6.6.4 上包层的制备第111页
        6.6.5 上电极的制备第111-112页
        6.6.6 单元器件和耦合第112-115页
        6.6.7 阵列器件第115-116页
    6.7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7-119页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7-118页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8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位置指纹的WiFi定位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信任值的WSNs分簇路由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