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融资约束现象普遍存在 | 第9页 |
1.1.2 机构投资者正逐步发展壮大 | 第9-11页 |
1.1.3 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作用尚待探讨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用价值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1.4.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2.1.1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有积极促进作用 | 第16-17页 |
2.1.2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无积极作用 | 第17-18页 |
2.2 机构投资者对融资约束影响的文献回顾 | 第18-19页 |
2.3 产权性质对融资约束影响的文献回顾 | 第19-20页 |
2.3.1. 非国有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高 | 第19页 |
2.3.2 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高 | 第19-20页 |
2.4 基于产权性质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影响文献回顾 | 第20-21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3 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 第22-35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3.1.1 机构投资者 | 第22页 |
3.1.2 融资约束 | 第22-24页 |
3.1.3 产权性质 | 第24页 |
3.2 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24-30页 |
3.2.1 机构投资者的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24-27页 |
3.2.2 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27-29页 |
3.2.3 国有公司的预算软约束理论及分析 | 第29-30页 |
3.3 机构投资者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理 | 第30-32页 |
3.3.1 机构投资者对融资约束的制约机理 | 第30-32页 |
3.3.2 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 第32页 |
3.4 假设提出 | 第32-35页 |
3.4.1 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的关系 | 第32-33页 |
3.4.2 产权性质与融资约束的关系 | 第33-34页 |
3.4.3 产权性质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研究设计 | 第35-40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5-36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4.2 模型设定 | 第36-37页 |
4.3 变量选取 | 第37-40页 |
4.3.1 被解释变量选取 | 第37页 |
4.3.2 解释变量选取 | 第37-38页 |
4.3.3 控制变量选取 | 第38-40页 |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5.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第40-42页 |
5.1.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第40-41页 |
5.1.2 不同产权性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第41-42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5.2.1 总体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5.2.2 不同产权性质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4-48页 |
5.3.1 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5.3.2 产权性质与融资约束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5.3.3 产权性质对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48-50页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0-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6.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