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 | 第13-14页 |
·对比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 | 第14-15页 |
·没有健全的制度 | 第14-15页 |
·主导产业不明显 | 第15页 |
·残缺的市场机制 | 第15页 |
·柔弱的扶持力度 | 第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 第18页 |
·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 | 第18页 |
·反映了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 | 第18-19页 |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产生 | 第19页 |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 第19-20页 |
·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 第19-20页 |
·促使农民收入得到有效增加 | 第20页 |
·提高农业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 第20页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评价理论与方法评述 | 第20-23页 |
·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第20页 |
·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置 | 第20-22页 |
·考核指标的运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 第23-39页 |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简介 | 第23-24页 |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第24-25页 |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基本运作方式 | 第25-32页 |
·基地的建造 | 第25-27页 |
·种植生产 | 第27-29页 |
·农产品的采收 | 第29-30页 |
·物流配送 | 第30-31页 |
·产品的销售 | 第31-32页 |
·超大集团进行资本经营与品牌经营相结合 | 第32页 |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其他经营模式的对比 | 第32-34页 |
·从产前、产中、产后对比 | 第32-33页 |
·从经济学的要素对比 | 第33-34页 |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 第34-36页 |
·政府的干预,导致政策的失衡 | 第34-35页 |
·集约的模式,欠缺推广的现实 | 第35页 |
·缺失的机制,影响农民的利益 | 第35页 |
·土地的集中,冲击基本的制度 | 第35-36页 |
·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完善 | 第36-39页 |
·改进土地流转方式,其他途径扶持龙头 | 第36页 |
·主要经营模式为主,多种形式进行补充 | 第36-37页 |
·建立有效运营机制,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 第37-38页 |
·抓好主导农业产业,合理布局优化结构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