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胶体与半胶体物质论文--胶体种类论文

新型碳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前言第8页
    1.2 碳气凝胶的基本特征第8页
    1.3 碳气凝胶发展进程第8-11页
    1.4 纳米碳气凝胶的应用第11-13页
        1.4.1 催化剂载体第11页
        1.4.2 电化学应用第11-12页
        1.4.3 贮氢材料第12页
        1.4.4 污水处理第12页
        1.4.5 隔热材料第12-13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18页
第二章 碳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第18-35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8-19页
        2.2.1 实验试剂第18-19页
        2.2.2 实验仪器第19页
    2.3 碳气凝胶的合成第19-21页
        2.3.1 聚乙烯吡咯烷酮体系碳气凝胶的合成第19-20页
        2.3.2 聚丙烯酸钠体系碳气凝胶的合成第20页
        2.3.3 聚丙烯酰胺体系碳气凝胶的合成第20-21页
    2.4 碳气凝胶的表征第21-31页
        2.4.1 碳气凝胶XRD表征第21-22页
        2.4.2 碳气凝胶IR表征第22页
        2.4.3 碳气凝胶XPS表征与分析第22-23页
        2.4.4 碳气凝胶TEM表征第23-25页
        2.4.5 碳气凝胶的SEM表征第25-26页
        2.4.6 碳气凝胶的N_2气吸附表征第26-31页
    2.5 碳气凝胶形成机理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三章 碳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35-51页
    3.1 前言第35页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5-36页
        3.2.1 实验试剂第35-36页
        3.2.2 实验仪器第36页
    3.3 碳气凝胶/氧化铁复合材料合成与表征第36-38页
        3.3.1 碳气凝胶/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合成第36-37页
        3.3.2 碳气凝胶/氧化铁复合材料XRD表征第37页
        3.3.3 碳气凝胶/氧化铁复合材料SEM、TEM及EDS表征第37-38页
    3.4 碳气凝胶/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38-40页
        3.4.1 碳气凝胶/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合成第38-39页
        3.4.2 碳气凝胶/氧化铝复合材料XRD表征第39页
        3.4.3 碳气凝胶/氧化铝复合材料SEM、TEM及EDS表征第39-40页
    3.5 碳气凝胶/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0-42页
        3.5.1 碳气凝胶/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0-41页
        3.5.2 碳气凝胶/硫酸钡复合材料XRD表征第41页
        3.5.3 碳气凝胶/硫酸钡复合材料SEM、TEM及EDS表征第41-42页
    3.6 碳气凝胶/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2-43页
        3.6.1 碳气凝胶/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2-43页
        3.6.2 碳气凝胶/氧化锌复合材料XRD表征第43页
        3.6.3 碳气凝胶/氧化锌复合材料SEM、TEM表征第43页
    3.7 碳气凝胶/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3-45页
        3.7.1 碳气凝胶/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3-44页
        3.7.2 碳气凝胶/氧化锆复合材料XRD表征第44-45页
        3.7.3 碳气凝胶/氧化锆复合材料SEM、TEM及EDS表征第45页
    3.8 碳气凝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5-47页
        3.8.1 碳气凝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5-46页
        3.8.2 碳气凝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XRD表征第46页
        3.8.3 碳气凝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SEM、TEM与EDS表征第46-47页
    3.9 碳气凝胶/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7-49页
        3.9.1 碳气凝胶/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合成第47-48页
        3.9.2 碳气凝胶/二氧化锡复合材料XRD表征第48页
        3.9.3 碳气凝胶/二氧化锡复合材料SEM、TEM及EDS表征第48-49页
    3.10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总结第51-52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51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51页
    展望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Te量子点荧光效应抗凝药物Warfarin测定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亚铬酸盐的制备及其催化RDX热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