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第2章 入世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发展情况 | 第12-17页 |
2.1 外资保险公司整体发展较为迅速 | 第12-14页 |
2.1.1 外资保险公司自身得到较快发展 | 第12-13页 |
2.1.2 外资保险公司运营逐步出现分化 | 第13-14页 |
2.2 多数外资保险公司形成了自身发展特色 | 第14-15页 |
2.2.1 产品特色鲜明 | 第14页 |
2.2.2 积极创新销售渠道 | 第14-15页 |
2.2.3 注册区域集中 | 第15页 |
2.3 外资保险公司发展尚未达到预期 | 第15-17页 |
2.3.1 部分外资保险公司未能达到股东预期 | 第15-16页 |
2.3.1.1 外资保险公司全国市场份额较低 | 第15-16页 |
2.3.1.2 全国机构铺设速度低于发展预期 | 第16页 |
2.3.1.3 部分外资公司未能实现盈利预期 | 第16页 |
2.3.2 外资保险公司未能达到市场预期 | 第16页 |
2.3.3 外资保险公司对在华发展仍然充满信心 | 第16-17页 |
第3章 外资保险公司对北京保险市场的积极影响 | 第17-22页 |
3.1 对保险市场结构和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3.1.1 丰富了保险市场主体 | 第17-18页 |
3.1.2 加剧了保险市场竞争 | 第18页 |
3.2 对产品形态和销售模式的影响 | 第18-20页 |
3.2.1 创新了销售渠道 | 第18页 |
3.2.2 改善了客户服务 | 第18-19页 |
3.2.3 创新了保险产品 | 第19-20页 |
3.3 对经营管理水平和保险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 | 第20-22页 |
3.3.1 带来了世界各地先进的经营理念 | 第20页 |
3.3.2 通过严格的合规管理及内控管理促进中国保险市场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 第20-21页 |
3.3.3 长期坚持引进和培养专业保险人才 | 第21-22页 |
第4章 外资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22-28页 |
4.1 部分外资保险公司自身发展尚未步入正轨 | 第22-23页 |
4.1.1 部分外资保险公司特色不突出 | 第22页 |
4.1.2 部分外资寿险公司过度利用股东背景 | 第22-23页 |
4.1.3 外资保险公司较小的业务规模导致经营波动较大 | 第23页 |
4.1.4 部分外资保险公司未能很好的控制经营成本 | 第23页 |
4.2 部分外资保险公司本土化不足制约其发展 | 第23-25页 |
4.2.1 部分外资保险公司存在本土化不足的问题 | 第23-24页 |
4.2.2 外资公司本土化不足往往带来一系列问题 | 第24-25页 |
4.2.2.1 决策不灵活影响公司经营效率 | 第24页 |
4.2.2.2 产品和服务不适应中国市场 | 第24-25页 |
4.2.2.3 资金运用效率低 | 第25页 |
4.3 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大了外部传入风险 | 第25页 |
4.4 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制约了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 | 第25-27页 |
4.4.1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5-26页 |
4.4.2 人才队伍不足制约保险公司发展 | 第26页 |
4.4.3 市场秩序不规范影响外资公司发挥带动作用 | 第26-27页 |
4.5 合资的政策要求降低了外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 | 第27-28页 |
4.5.1 外资寿险公司必须合资且外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 50%增加了公司内耗 | 第27页 |
4.5.2 股东对外资公司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预期不够 | 第27-28页 |
第5章 外资保险公司发展思路和途径 | 第28-30页 |
5.1 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 第28-29页 |
5.1.1 开发差异化产品 | 第28-29页 |
5.1.2 开拓差异化销售渠道 | 第29页 |
5.2 稳步推进本土化经营 | 第29-30页 |
5.2.1 建立执行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29页 |
5.2.2 坚持稳步推进本土化经营战略 | 第29-30页 |
第6章 对外开放给监管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 第30-33页 |
6.1 循序渐进的对外开放政策对保险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 第30-31页 |
6.2 保险业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 | 第31-32页 |
6.3 保险监管需要开放的国际化视野 | 第32页 |
6.4“安全可控”应成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首要前提 | 第32-3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