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0页 |
1.1.2 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 第10-11页 |
1.1.3 有利于推进本校的教学改革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第12-14页 |
第2章 研究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生命化课堂概述 | 第14页 |
2.1.2 数学发散思维概述 | 第14-15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第3章 以培养初中生发散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 | 第17-23页 |
3.1 “非常6+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17-20页 |
3.2 实施“非常6+1”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 第20-21页 |
3.3 “非常6+1”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 第21-23页 |
第4章 以培养初中生发散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 | 第23-35页 |
4.1 唤起兴趣,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热情 | 第23-24页 |
4.2 夯实“双基”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前提 | 第24-26页 |
4.3 适度引申,巧妙变式,在多种形式训练中诱导发散思维的发展 | 第26-32页 |
4.3.1 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 第27页 |
4.3.2 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 第27-29页 |
4.3.3 一题多思——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 第29-31页 |
4.3.4 一法多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 第31-32页 |
4.4 正向激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 | 第32-33页 |
4.5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第33-35页 |
第5章 典型教学课例分析 | 第35-50页 |
5.1 新授课——“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 第35-40页 |
5.2 复习课——“相似三角形”教学案例 | 第40-44页 |
5.3 数学活动课——“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教学案例 | 第44-50页 |
第6章 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6.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第50页 |
6.2 教学实验设计 | 第50-52页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7.2 研究创新 | 第57页 |
7.3 改进方向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