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图案集论文

贵州丹寨苗族蜡染纹饰在家居布艺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设计课题概述第11-14页
        1.2.1 设计课题内容第11页
        1.2.2 设计课题背景第11-13页
        1.2.3 设计课题来源第13页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1.3 设计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4 设计主要工作与预期结果第15-17页
        1.4.1 设计方法归纳第15-16页
        1.4.2 设计创新点第16-17页
        1.4.3 设计时间安排与工作流程第17页
    1.5 设计依托单位概述第17-19页
第二章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的概述第19-33页
    2.1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的起源第19页
    2.2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的分类第19-22页
        2.2.1 按图案组织方法分类第20-21页
        2.2.2 按图案题材分类第21-22页
        2.2.3 按图案构成分类第22页
    2.3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的功能第22-26页
        2.3.1 融合空间第23页
        2.3.2 分割空间第23-24页
        2.3.3 丰富空间第24-25页
        2.3.4 装饰空间第25-26页
    2.4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现状分析第26-28页
        2.4.1 国内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现状分析第26-27页
        2.4.2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艺术特点第27-28页
    2.5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的基本特征第28-29页
    2.6 家居布艺设计的分类第29-33页
        2.6.1 按材料分类第29页
        2.6.2 按使用类型分类第29-30页
        2.6.3 按消费群体分类第30-33页
第三章 丹寨苗族蜡染分析第33-47页
    3.1 丹寨苗族蜡染的调研概况第33页
    3.2 丹寨苗族蜡染的传承调研第33-35页
        3.2.1 封闭的地域条件第33-34页
        3.2.2 颠簸的历史迁徙第34页
        3.2.3 勤劳的苗族妇女第34-35页
    3.3 丹寨苗族蜡染调研分析第35-37页
        3.3.1 丹寨地区苗族蜡染的现状分析第35-36页
        3.3.2 丹寨苗族蜡染产业链的形成及思考第36-37页
    3.4 丹寨苗族蜡染纹饰调研第37-42页
        3.4.1 丹寨地区苗族蜡染纹饰的分类第37-39页
        3.4.2 丹寨地区苗族蜡染纹饰的特点第39-42页
    3.5 丹寨苗族蜡染与贵州其它地区蜡染的特点区分第42-47页
第四章 设计调查第47-65页
    4.1 设计任务要求第47-48页
    4.2 设计要求评估与分析第48-49页
        4.2.1 设计要求评估第48-49页
        4.2.2 设计要求分析第49页
    4.3 设计流程与主要任务简介第49-50页
        4.3.1 设计流程第49页
        4.3.2 设计的主要任务第49-50页
    4.4 布艺图案设计与丹寨苗族蜡染纹饰结合的方法探索第50-52页
        4.4.1 对民族化的理解第50-51页
        4.4.2 苗族蜡染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51-52页
    4.5 从丹寨苗族的灵魂进行设计分析第52-53页
    4.6 从丹寨苗族蜡染纹饰的造型特点进行设计分析第53-57页
        4.6.1 规则的几何纹饰第53-54页
        4.6.2 流动的水波纹与螺旋纹第54页
        4.6.3 具象的人物、动植物纹第54-56页
        4.6.4 来源模糊的形象第56-57页
    4.7 丹寨地区蜡染及家居布艺市场调查第57-65页
        4.7.1 苗族蜡染之乡的调查研究第57-60页
        4.7.2 苗族文化产业市场调查第60-62页
        4.7.3 现代布艺设计市场调查第62-64页
        4.7.4 目标人群第64页
        4.7.5 设计定位第64-65页
第五章 家居布艺图案设计与苗族蜡染纹饰结合设计实例第65-101页
    5.1 丰收象征类第65-74页
        5.1.1 方案一年年有余第65-68页
        5.1.2 方案二旭日临窗第68-71页
        5.1.3 方案三麦秀两歧第71-74页
    5.2 生命象征类第74-86页
        5.2.1 方案一雁集鳞萃第74-77页
        5.2.2 方案二鱼跃鸢飞第77-80页
        5.2.3 方案三龙跃神州第80-83页
        5.2.4 方案四鸳歌蝶舞第83-86页
    5.3 和睦象征类第86-101页
        5.3.1 方案一云起龙骧第86-89页
        5.3.2 方案二悠悠锦鲤戏清池第89-92页
        5.3.3 方案三苗纹映趣第92-10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5页
    6.1 毕业设计结论第101-102页
        6.1.1 确定选题回顾第101页
        6.1.2 调研收集资料回顾第101-102页
        6.1.3 预期工作量以及预期效果第102页
        6.1.4 实际完成设计情况概述第102页
    6.2 毕业设计展望第102-105页
        6.2.1 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疑问与思考第102-103页
        6.2.2 毕业设计中的遗憾与不足第103页
        6.2.3 毕业设计中的收获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附录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医疗平移推车设计
下一篇:“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影视基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