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4页 |
1.1.1 课程改革实践的需求 | 第12-13页 |
1.1.2 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需求 | 第13-14页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3 研究价值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32页 |
2.1 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数学史融入 | 第19页 |
2.1.2 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 第19-20页 |
2.1.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 第20-21页 |
2.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2.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2.3.1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3.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2.3.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探究 | 第27-28页 |
2.4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4.1 历史发生原理 | 第28-30页 |
2.4.2 认知理论 | 第30-32页 |
第3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探究 | 第32-41页 |
3.1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32-35页 |
3.1.1 科学性原则 | 第32-33页 |
3.1.2 融入性原则 | 第33页 |
3.1.3 实用性原则 | 第33-34页 |
3.1.4“再创造”原则 | 第34-35页 |
3.1.5 多样性原则 | 第35页 |
3.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35-37页 |
3.2.1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必须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 第36页 |
3.2.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必须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 第36页 |
3.2.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必须做好数学史料的积累 | 第36-37页 |
3.2.4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 第37页 |
3.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 第37-41页 |
3.3.1 基于历史发生原理的教学策略 | 第38页 |
3.3.2 基于数学史的问题策略 | 第38-39页 |
3.3.3“再创造”策略 | 第39-41页 |
第4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 | 第41-60页 |
4.1 数学史融入函数中的概念教学的案例设计 | 第41-48页 |
4.1.1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 第42页 |
4.1.2 以史为鉴,追根索源 | 第42-44页 |
4.1.3 以史促思,建构概念 | 第44-45页 |
4.1.4 以史为镜,深化理解 | 第45-46页 |
4.1.5 以史启真,诱发再探 | 第46-47页 |
4.1.6 以史定教,凸现重构 | 第47-48页 |
4.2 数学史融入解析几何中的概念教学的案例设计 | 第48-55页 |
4.2.1 动手截圆锥,体验椭圆形成 | 第49-50页 |
4.2.2 研究旦德林双球,发现椭圆特征 | 第50-51页 |
4.2.3 依托数学实验,导出椭圆定义 | 第51页 |
4.2.4 建立坐标系,推导椭圆标准方程 | 第51-54页 |
4.2.5 教学感悟 | 第54-55页 |
4.3 数学史融入立体几何中的概念教学的案例设计 | 第55-59页 |
4.3.1 新课引入 | 第55-56页 |
4.3.2 认识平面 | 第56页 |
4.3.3 深度认识平面,理解平面概念 | 第56-58页 |
4.3.4 三条公理 | 第58-59页 |
4.3.5 教学反思 | 第59页 |
4.4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与分析 | 第59-60页 |
第5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第60-75页 |
5.1 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调查研究 | 第60-65页 |
5.1.1 调查对象 | 第60页 |
5.1.2 调查问卷 | 第60-61页 |
5.1.3 问卷分析 | 第61-65页 |
5.2 高中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与兴趣调查研究 | 第65-70页 |
5.2.1 调查对象 | 第65页 |
5.2.2 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
5.2.3 问卷分析 | 第66-70页 |
5.3 研究的结论 | 第70-73页 |
5.3.1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影响 | 第71-72页 |
5.3.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对学生的影响 | 第72-73页 |
5.4 研究中的不足 | 第73-75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5-76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76页 |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1 | 第81-82页 |
附录 2 | 第82页 |
附录 3 | 第82-83页 |
附录 4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