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的属性及其收费政策的演进 | 第19-26页 |
2.1 高速公路定义及属性特点 | 第19-21页 |
2.1.1 高速公路定义 | 第19页 |
2.1.2 高速公路特征 | 第19页 |
2.1.3 高速公路属性 | 第19-21页 |
2.2 公路收费政策发展概况 | 第21-24页 |
2.2.1 第一阶段: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 第21-22页 |
2.2.2 第二阶段:公路养护,以税代费 | 第22-23页 |
2.2.3 第三阶段:拓宽融资,适度举债 | 第23-24页 |
2.3 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2.3.1 收费标准 | 第24页 |
2.3.2 收费期限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3.1 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3.1.1 收费标准不统一 | 第26-28页 |
3.1.2 收费价格过高,弹性不足 | 第28-29页 |
3.1.3 收费期限随意延长 | 第29-30页 |
3.1.4 经营权违规转让 | 第30页 |
3.1.5 执法不严,稽查不力 | 第30页 |
3.1.6 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 | 第30-31页 |
3.2 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3.2.1 管理体制混乱 | 第31页 |
3.2.2 职责分工不明确 | 第31-32页 |
3.2.3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2-33页 |
3.2.4 信息不透明 | 第33页 |
3.2.5 缺少有效监督 | 第33-34页 |
第4章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存在必要性分析 | 第34-41页 |
4.1 公众对收费公路政策认识的几个误区 | 第34-38页 |
4.1.1 收费公路使物流成本增加? | 第34-36页 |
4.1.2 高速公路是“暴利”性行业? | 第36页 |
4.1.3 公路收费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 | 第36-37页 |
4.1.4 公众缴纳的成品油消费税能够代替车辆通行费? | 第37页 |
4.1.5 高速公路收了这么多年费,贷款是否早应还清了? | 第37-38页 |
4.2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延续的现实依据分析 | 第38-41页 |
4.2.1 高速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38-39页 |
4.2.2 区域公平发展的考量 | 第39页 |
4.2.3 化解政府债务的需要 | 第39-40页 |
4.2.4 改善高速公路管理的需要 | 第40-41页 |
第5章 国内外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41-46页 |
5.1 国外高速公路收费经验 | 第41-44页 |
5.1.1 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 | 第41-42页 |
5.1.2 主要国家高速公路的平均收费标准和收费年限 | 第42-43页 |
5.1.3 高速公路收费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 第43页 |
5.1.4 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理念的发展与实践 | 第43-44页 |
5.2 国内收费公路的经验 | 第44-45页 |
5.2.1 上海 | 第44-45页 |
5.2.2 海南 | 第45页 |
5.3 经验启示 | 第45-46页 |
5.3.1 国外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启示 | 第45页 |
5.3.2 国内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启示 | 第45-46页 |
第6章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改革的对策 | 第46-50页 |
6.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 | 第46-47页 |
6.2 加速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47页 |
6.3 收费标准和收费期限调整 | 第47-48页 |
6.4 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第48页 |
6.5 推进公路“两个体系”建设 | 第48-49页 |
6.6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