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多雌突变体(mip)的细胞学观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 紫花苜蓿雌性不育的研究进展第11-18页
        1.1 雌性不育类型第13-15页
        1.2 雌性不育的发生机理和遗传机制第15-16页
        1.3 雌性不育的基因定位第16-17页
        1.4 展望第17-18页
    2 花粉管生长和极性引导的孢子体和配子体控制第18-26页
        2.1 孢子体控制系统(sporophytic control system)第19-23页
        2.2 配子体系统控制(gametophytic control system)第23-25页
        2.3 禾本科与十字花科植物花粉管伸长的不同之处第25-26页
    3 展望第26-27页
第二章 多雌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花芽分化过程第27-41页
    1 引言第27-28页
    2 多雌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第28-30页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第28页
        2.2 试验材料第28-29页
        2.3 多雌突变率的测定第29页
        2.4 雌蕊长度的测定第29页
        2.5 结荚率的计算第29页
        2.6 每荚种子的测定第29页
        2.7 突变体荚果卷绕圈数的测定第29页
        2.8 人工杂交第29-30页
        2.9 苜蓿花芽分化的电镜扫描第30页
        2.10 数据分析与图像处理第30页
    3 结果第30-37页
        3.1 mip的表型特征第30-31页
        3.2 雌蕊长度、胚珠数与结荚率第31-34页
        3.3 结籽数第34页
        3.4 mip的花粉育性与人工杂交第34-35页
        3.5 苜蓿花芽分化的电镜观察第35-37页
    4 讨论第37-41页
        4.1 紫花苜蓿自然多雌突变的发生第37-39页
        4.2 紫花苜蓿的花芽分化和多雌突变第39-41页
第三章 mip的雌配子体发生及其花粉管引导第41-54页
    1 引言第41-4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2.1 苜蓿胚珠上胼胝质沉积的观察第42页
        2.2 苜蓿雌配子体的发育第42页
        2.3 苜蓿小花花粉管的引导观察第42-43页
        2.4 柱头的电镜观察第43页
        2.5 柱头可授性的检测第43页
    3 结果第43-50页
        3.1 胚珠上胼胝质的荧光观察第43-44页
        3.2 苜蓿雌配子体的发育的观察第44-46页
        3.3 苜蓿小花花粉管引导的观察第46-48页
        3.4 苜蓿柱头的电镜扫描分析第48-49页
        3.5 柱头可授性的检测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4.1 胚珠不育第50-51页
        4.2 mip雌配子体发育的缺陷第51页
        4.3 花粉管的极性生长第51-54页
第四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7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项目资助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有毒植物黄帚橐吾的野外菌根生态学特征及其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下一篇:Na在霸王和拟南芥响应干旱中的作用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