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管虎电影的叙事语境 | 第13-19页 |
(一)管虎电影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二)管虎电影的创作环境 | 第15-19页 |
二、管虎电影的叙事主题 | 第19-31页 |
(一)“边缘人物”的迷失与寻找:《头发乱了》《上车,走吧》 | 第19-21页 |
(二)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与妥协:《西施眼》《谁动了我的幸福》 | 第21-24页 |
(三)荒诞苦涩的人性反思:《斗牛》《杀生》 | 第24-26页 |
(四)小人物的英雄精神寻求:《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 | 第26-31页 |
三、管虎电影的叙事策略 | 第31-39页 |
(一)次要人物的身份特征 | 第31-33页 |
1.寡妇:九儿 | 第31-32页 |
2.殉葬者:马寡妇 | 第32页 |
3.叛逆者:晓波和小飞 | 第32-33页 |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 | 第33-37页 |
1.《西施眼》中的多线索叙事 | 第34-35页 |
2.《斗牛》里的非时序叙事 | 第35-36页 |
3.《杀生》中的碎片化组合 | 第36-37页 |
(三)抽丝剥茧式的细节构思 | 第37-39页 |
四、管虎电影的叙事语言 | 第39-49页 |
(一)影像 | 第39-44页 |
1.布光 | 第39-40页 |
2.运动镜头 | 第40-41页 |
3.景别 | 第41-42页 |
4.色彩 | 第42页 |
5.构图 | 第42-43页 |
6.零度剪辑 | 第43-44页 |
(二)声音 | 第44-49页 |
1.音乐 | 第44-45页 |
2.音响 | 第45页 |
3.语言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