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薄壁件加工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1 国外薄壁件加工变形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1.2.2 国内薄壁件加工变形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薄壁件加工变形影响因素及切削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 第11-17页 |
| 1.3.1 影响薄壁件加工变形的主要因素 | 第11-14页 |
| 1.3.2 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 | 第14-15页 |
| 1.3.3 切削加工数值模拟技术 | 第15-17页 |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 | 第19-50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 2.2.1 切削变形理论 | 第19-21页 |
| 2.2.2 切削力与切削热 | 第21-24页 |
| 2.3 基于热力耦合切削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关键技术 | 第24-33页 |
| 2.3.1 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第24-25页 |
| 2.3.2 热力耦合有限元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 2.3.3 材料Johnson-Cook塑性本构模型 | 第26-28页 |
| 2.3.4 切屑失效分离准则 | 第28-29页 |
| 2.3.5 接触摩擦模型 | 第29-30页 |
| 2.3.6 工件与刀具的热传导模型 | 第30-32页 |
| 2.3.7 局部网格划分技术 | 第32-33页 |
| 2.4 二维正交有限元模型切削过程动态仿真 | 第33-43页 |
| 2.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2.4.2 材料参数设置 | 第34-35页 |
| 2.4.3 切削参数设置 | 第35页 |
| 2.4.4 网格划分 | 第35-36页 |
| 2.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 2.5 三维有限元模型铣削过程动态仿真 | 第43-48页 |
| 2.5.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2.5.2 铣削参数设置 | 第44页 |
| 2.5.3 网格划分 | 第44-46页 |
| 2.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3章 大型薄壁件加工变形仿真研究 | 第50-64页 |
| 3.1 引言 | 第50页 |
| 3.2 薄壁件毛坯初始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 第50-57页 |
| 3.2.1 初始残余应力的获取 | 第50-51页 |
| 3.2.2 有限元仿真技术路线 | 第51-52页 |
| 3.2.3 固溶淬火工艺及温度场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 3.2.4 固溶淬火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53-57页 |
| 3.3 薄壁件加工变形有限元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7-60页 |
| 3.3.1 几何模型 | 第57页 |
| 3.3.2 材料的去除 | 第57-58页 |
| 3.3.3 载荷的获取与施加 | 第58-59页 |
| 3.3.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59-60页 |
| 3.3.5 初始残余应力场的导入 | 第60页 |
| 3.3.6 约束转换 | 第60页 |
| 3.4 薄壁件加工变形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 3.4.1 残余应力场分布 | 第60-61页 |
| 3.4.2 加工变形分析 | 第61-6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4章 大型薄壁件加工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 第64-70页 |
| 4.1 引言 | 第64页 |
| 4.2 切削参数优选 | 第64-67页 |
| 4.2.1 切削速度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 第64-65页 |
| 4.2.2 背吃刀量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 第65-66页 |
| 4.2.3 进给量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 第66-67页 |
| 4.3 工装夹具布局对加工变形的影响对比 | 第67-6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