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概述 | 第8-10页 |
1.1.1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发展 | 第8页 |
1.1.2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优点 | 第8-10页 |
1.2 半导体泵浦调Q激光器概述 | 第10页 |
1.3 半导体泵浦调Q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1064nm调Q YAG激光器的理论研究 | 第13-27页 |
2.1 调Q技术 | 第13-16页 |
2.1.1 弛豫振荡 | 第13-14页 |
2.1.2 谐振腔的品质因数 | 第14-15页 |
2.1.3 调Q的原理 | 第15-16页 |
2.1.4 实现调Q的基本要求 | 第16页 |
2.2 调Q方式 | 第16-22页 |
2.2.1 主动调Q | 第16-19页 |
2.2.2 被动调Q | 第19-21页 |
2.2.3 被动调Q与主动调Q的异同 | 第21-22页 |
2.3 Nd:YAG晶体及Cr~(4+):YAG晶体的特性 | 第22-25页 |
2.3.1 Nd:YAG晶体的特性 | 第22-23页 |
2.3.2 Cr~(4+):YAG晶体的基本特性 | 第23-25页 |
2.4 Cr~(4+):YAG晶体被动调Q理论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1064nm被动调Q Nd:YAG激光器的光学结构设计 | 第27-38页 |
3.1 泵浦方式与泵浦源的选择 | 第27-31页 |
3.1.1 泵浦方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3.1.2 泵浦源的选择 | 第28-31页 |
3.2 激光电源的选用 | 第31-32页 |
3.3 光学谐振腔的设计 | 第32-37页 |
3.3.1 光学谐振腔的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3.3.2 半导体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热透镜效应 | 第33-34页 |
3.3.3 利用基频光波传输矩阵设计谐振腔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1064nm被动调Q Nd:YAG激光器的散热装置结构设计 | 第38-46页 |
4.1 激光器散热功率以及工作温度范围的确定 | 第38页 |
4.2 激光器散热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4.3 激光器散热装置数值分析与结构设计 | 第39-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1064nm被动调Q Nd:YAG激光器的应用实验研究 | 第46-57页 |
5.1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 第46-47页 |
5.1.1 实验装置 | 第46-47页 |
5.1.2 实验方案 | 第47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5.2.1 泵浦功率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2 Nd:YAG晶体Nd3+掺杂浓度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3 谐振腔长度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4 Cr~(4+):YAG晶体位置的确定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5 Cr~(4+):YAG晶体初始透过率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6 输出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7 输出镜曲率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 高峰值功率窄脉宽 1064nm激光器的应用 | 第54-56页 |
5.3.1 1064nm激光器在激光打标机上的应用 | 第54-55页 |
5.3.2 1064nm激光器在便携式激光清洗机上的应用 | 第55-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