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0-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框架第11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1-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4页
    2.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4-16页
    2.2 股权制衡度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6-18页
    2.3 股权性质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8-21页
        2.3.1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8-20页
        2.3.2 管理层持股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20-21页
    2.4 股权流通性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第21-22页
    2.5 文献述评第22-24页
3 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的相关理论第24-38页
    3.1 股权结构相关理论第24-30页
        3.1.1 股权结构的定义第24-25页
        3.1.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第25-30页
    3.2 盈余质量相关理论第30-34页
        3.2.1 盈余管理的定义第30页
        3.2.2 盈余管理的分类第30-31页
        3.2.3 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第31-33页
        3.2.4 盈余质量的定义第33页
        3.2.5 盈余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33-34页
    3.3 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关系的理论基础第34-38页
        3.3.1 委托代理理论第34-35页
        3.3.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5页
        3.3.3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5-38页
4 研究设计第38-54页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8-41页
        4.1.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第38-39页
        4.1.2 股权制衡度与盈余质量第39页
        4.1.3 股权性质与盈余质量第39-41页
        4.1.4 股权流通性与盈余质量第41页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1-42页
    4.3 变量设计第42-52页
        4.3.1 被解释变量—盈余质量的计量第42-50页
        4.3.2 解释变量第50页
        4.3.3 控制变量第50-52页
    4.4 实证研究模型的构建第52-54页
5 假设检验与实证分析第54-64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4-55页
    5.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5-57页
    5.3 实证分析第57-64页
        5.3.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第57-59页
        5.3.2 股权制衡度与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第59-60页
        5.3.3 股权性质与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第60-62页
        5.3.4 股权流通性与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第62-64页
6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64-68页
    6.1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6.1.1 研究结论第64-65页
        6.1.2 建议与对策第65-66页
    6.2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附录第76-80页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以研发支出资本化确认、资产减值为例
下一篇: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