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7-10页 |
(一)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使命 | 第8-9页 |
(二) 基于个人亲身经历 | 第9页 |
(三) 基于个人研究的兴趣 | 第9-10页 |
二 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一) 国外关于规训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人种志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具体研究策略 | 第13-14页 |
四 研究过程 | 第14-20页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4-15页 |
(二) "入场":尝试从"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角色转换 | 第15-18页 |
(三) 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学校升旗仪式的日常图景呈现 | 第20-27页 |
一 X中学一次升旗仪式实录 | 第20-25页 |
(一) 时间流程——浮现于升旗仪式中的时间分割技术 | 第21-22页 |
(二) 神秘的空间界限 | 第22-23页 |
(三) 体态与着装要求 | 第23-25页 |
二 各种角色的"制造" | 第25-27页 |
(一) 不同角色的"在场" | 第25页 |
(二) "入场"规则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局内人的声音 | 第27-32页 |
一 学校升国旗仪式的"初衷" | 第27-28页 |
(一) 实现国家认同 | 第27-28页 |
(二) 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 第28页 |
二 局内人的声音 | 第28-32页 |
(一) "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 | 第28-30页 |
(二) "例行早操" | 第30页 |
(三) "形式主义"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身体规训机制及其权力运作 | 第32-43页 |
一 身体规训机制和手段 | 第32-40页 |
(一) 检查与规范化评判 | 第32-35页 |
(二) 监视 | 第35-36页 |
(三) 惩罚 | 第36-38页 |
(四) 无效的话语权 | 第38-40页 |
二 "温和"的微观权力渗透 | 第40-43页 |
(一) 合情合理的"窥视" | 第41页 |
(二) 隐匿的话语权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