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模式的构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标 | 第8页 |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主体参与的相关研究 | 第9-17页 |
·主体参与的理论依据 | 第9-13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论述 | 第9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9-10页 |
·动机理论 | 第10页 |
·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10-11页 |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1页 |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第11页 |
·后现代课程观 | 第11-12页 |
·发展性教学 | 第12-13页 |
·国内外主体参与的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国外主体参与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主体参与的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国内外有关语语模式的研究 | 第17-23页 |
·话语分析理论 | 第17-18页 |
·话轮转换 | 第17-18页 |
·话语互动 | 第18页 |
·话语模式 | 第18-19页 |
·国内外有关课堂话语模式的研究 | 第19-23页 |
·国外有关课堂话语模式的研究 | 第20页 |
·国内有关课堂话语模式的研究 | 第20-23页 |
第四章 主体参与初中英语课堂话语模式的探究 | 第23-37页 |
·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英语课堂话语调查与分析 | 第23-24页 |
·课堂会话中的权势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对传统的IRF话语模式的评价 | 第25-26页 |
·主体参与课堂话语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26-29页 |
·由展示性问题向参考性问题转变 | 第26-27页 |
·由教师独白向互动对话型转变 | 第27-28页 |
·由教学指令型向启发探究型转变 | 第28-29页 |
·由二元对立向二元共生转变 | 第29页 |
·主体参与型课堂话语模式的实践 | 第29-37页 |
·运用适当的交互模式 | 第29-31页 |
·选择正确的提问方式 | 第31-32页 |
·引导质疑,激励创新 | 第32-33页 |
·实施对话教学,及时反馈 | 第33-37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1 | 第42-44页 |
附录2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