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种养结合梨园的类型 | 第12-13页 |
2. 种养结合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3. 种养结合对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4. 种养结合梨园的经济效益 | 第15页 |
5.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种养结合模式梨园的类型以及果园的情况 | 第15页 |
·种养结合模式梨园土壤理化性质 | 第15-16页 |
·种养结合模式梨园土壤酶活性和土壤主要微生物 | 第16页 |
·种养结合模式梨园的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 | 第16页 |
·种养结合模式梨园循环特点和经济效益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种养结合模式及其对梨园土壤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8-30页 |
1. 引言 | 第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梨园土壤温度 | 第19页 |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采用水和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 第19-20页 |
·叶片N、P、K含量以及新梢粗度、新梢长度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土壤矿质元素的测定 | 第20-21页 |
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1-28页 |
·种养结合梨园对梨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1-24页 |
·种养结合梨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种养结合梨园梨树叶片N、P、K含量以及新梢粗度、新梢长度和叶绿素的测定 | 第25-26页 |
·种养结合梨园土壤矿质元素的测定 | 第26-28页 |
5.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种养结合果园土壤微生物种类和酶的种类与变化特性 | 第30-50页 |
1. 引言 | 第30-3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1-37页 |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第31-33页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哈兹耶夫,1980;周礼恺,1987;关松荫等,1986) | 第33-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梨园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分布和数目的影响 | 第37-41页 |
·梨园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6页 |
5. 讨论 | 第46-50页 |
第四章 种养结合梨园环境、产量和品质变化特点 | 第50-58页 |
1. 引言 | 第5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0-51页 |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试验设计 | 第50-51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1页 |
·种养结合梨园的环境和产量调查 | 第51页 |
·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品质分析 | 第51页 |
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种养结合梨园和清耕梨园、种养结合梨园和生草梨园调查 | 第51-53页 |
·种养结合梨园经济效益 | 第53-55页 |
·种养结合梨园的果实品质的差异 | 第55-56页 |
5. 讨论 | 第56-58页 |
全文讨论 | 第58-62页 |
创新点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