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形态学研究 | 第12-13页 |
·细胞学研究 | 第13-14页 |
·孢粉学研究 | 第14页 |
·生理生化研究 | 第14-15页 |
·分子水平研究 | 第15-16页 |
2 植物耐阴性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植物耐阴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植物耐阴性机理 | 第17-21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章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幼苗耐阴特性分析及其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8-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各单项指标耐阴性系数的单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2-33页 |
·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聚类分析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4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菊花脑和矶菊幼苗耐阴性研究 | 第40-62页 |
第一节 遮荫处理下菊花脑和矶菊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日变化研究 | 第41-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材料 | 第41页 |
·试验设计 | 第41页 |
·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42-43页 |
·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 | 第43-44页 |
·叶片叶绿素荧光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苗期遮荫对菊花脑和矶菊叶片解剖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47-5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50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实验设计 | 第48页 |
·测定方法 | 第48-5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遮荫处理对菊花脑和矶菊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遮荫处理对菊花脑和矶菊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遮荫处理后菊花脑和矶菊光强—净光合速率响应曲线及参数的变化 | 第52-53页 |
·遮荫处理对菊花脑和矶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全文结论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