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低合金钢的强化机制 | 第12-17页 |
1.1.1 细晶强化 | 第12-13页 |
1.1.2 析出强化 | 第13-14页 |
1.1.3 固溶强化 | 第14-15页 |
1.1.4 针状铁素体的形核及其强化机理 | 第15-17页 |
1.2 钛在优化钢材组织及韧性方面的应用 | 第17-22页 |
1.2.1 钛的发现及其产量稳步提高 | 第17-19页 |
1.2.2 钛在微合金化技术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2.3 钛在氧化物冶金技术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 钛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1.3.1 钛微合金化技术应用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 第22-25页 |
1.3.2 钛在氧化物冶金技术中应用遇到的问题 | 第25-26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2章 Al-Ti 复合脱氧钢中夹杂物析出研究 | 第28-46页 |
2.1 Al-Ti 复合脱钢中氧化物夹杂析出热力学研究 | 第29-39页 |
2.1.1 TiOx析出类型 | 第29-32页 |
2.1.2 Ti-Al 竞争氧化反应 | 第32-33页 |
2.1.3 Ti-Al-Mg-O 系反应产物 | 第33-35页 |
2.1.4 Al-Mg-Ca-O 系反应产物 | 第35-36页 |
2.1.5 Al-Ca-Mn-O-S 系反应产物 | 第36-39页 |
2.2 MnS、TiN 析出热力学 | 第39-42页 |
2.3 TiN 析出动力学研究 | 第42-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镁处理对含钛钢中夹杂物及组织的影响 | 第46-67页 |
3.1 实验 | 第46-49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46页 |
3.1.2 实验设备及原料 | 第46-47页 |
3.1.3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47-49页 |
3.2 夹杂物特征及演变 | 第49-54页 |
3.2.1 铸态钢中夹杂物类型、形貌、数量、粒度分布 | 第49-52页 |
3.2.2 轧态钢中夹杂物形貌、变形性 | 第52-54页 |
3.3 夹杂物析出行为及热力学研究 | 第54-58页 |
3.3.1 氧化物 | 第54-56页 |
3.3.2 硫化物 | 第56-58页 |
3.3.3 氮化物 | 第58页 |
3.4 含钛量不同的夹杂物对组织的影响研究 | 第58-66页 |
3.4.1 金相组织 | 第58-59页 |
3.4.2 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体形核及其机理 | 第59-62页 |
3.4.3 高温显微镜在线原位观察晶粒的演变及夹杂物对组织的影响 | 第62-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Al-Ti 复合脱氧对钢中夹杂物及组织的影响 | 第67-86页 |
4.1 实验 | 第67-68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67页 |
4.1.2 实验设备及原料 | 第67页 |
4.1.3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67-68页 |
4.2 铝含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研究 | 第68-74页 |
4.2.1 钢中夹杂物类型、形貌、数量、粒度分布 | 第69-71页 |
4.2.2 夹杂物析出行为及热力学 | 第71-74页 |
4.3 钛含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研究 | 第74-79页 |
4.3.1 钢中夹杂物类型、形貌、数量、粒度分布 | 第74-77页 |
4.3.2 夹杂物析出行为及热力学 | 第77-79页 |
4.4 钛合金化工序时间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研究 | 第79-84页 |
4.4.1 钢中夹杂物类型、形貌、数量、粒度分布 | 第79-82页 |
4.4.2 夹杂物析出行为及热力学 | 第82-84页 |
4.5 Al-Ti 复合脱氧钙处理钢中夹杂物对组织的影响研究 | 第84-8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99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