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金属矿选矿论文--黑色金属矿选矿论文

提高梅山选矿厂弱磁性铁矿物利用效率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铁矿资源概况第13-14页
        1.1.1 国外现状第13页
        1.1.2 国内现状第13-14页
    1.2 铁矿选矿技术进展第14-19页
        1.2.1 赤铁矿选矿技术第14-15页
        1.2.2 菱铁矿选矿技术第15-16页
        1.2.3 多金属型铁矿石综合回收技术第16页
        1.2.4 褐铁矿选矿技术第16-18页
        1.2.5 高硫磷铁矿选矿技术第18-19页
    1.3 弱磁性铁矿石磁化焙烧磁选技术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梅山铁矿生产现状与需解决问题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试验矿样、药剂、仪器设备及方法第23-35页
    2.1 矿样的采集与制备第23-29页
        2.1.1 纯矿物的采集与制备第23-24页
        2.1.2 实际矿样的采集与制备第24-25页
        2.1.3 矿石结构第25-28页
        2.1.4 铁矿物的粒度特性第28-29页
    2.2 试剂第29页
    2.3 仪器设备第29-30页
    2.4 研究方法第30-35页
第3章 梅山选矿厂入磨矿石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第35-51页
    3.1 以煤气为还原剂焙烧-磁选试验第35-44页
        3.1.1 焙烧时间对分选指标的影响第35-39页
        3.1.2 焙烧温度对分选的影响第39-44页
    3.2 磁化焙烧基本原理及焙烧机理探讨第44-49页
        3.2.1 磁化焙烧基本原理第44页
        3.2.2 磁化焙烧过程第44-47页
        3.2.3 焙烧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变第47-49页
    3.3 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梅山选矿厂强磁尾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第51-93页
    4.1 纯矿物浮选特性试验研究第51-68页
        4.1.1 捕收剂的溶液化学第51-52页
        4.1.2 矿物的天然可浮性研究及其机理分析第52-53页
        4.1.3 金属阳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第53-61页
        4.1.4 无机阴离子调整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第61-66页
        4.1.5 有机调整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第66-68页
    4.2 强磁尾矿磁选-浮选分离试验第68-77页
        4.2.1 强磁尾矿直接磁选试验第68-69页
        4.2.2 再磨后磁选试验第69-70页
        4.2.3 强磁精矿常规反浮选第70-71页
        4.2.4 强磁精矿分步浮选第71-77页
    4.3 机理分析第77-90页
        4.3.1 矿物表面动电位结果与分析第77-81页
        4.3.2 矿物表面红外光谱结果与分析第81-90页
    4.4 小结第90-93页
第5章 梅山选矿厂尾再选精矿煤基深度还原试验研究第93-121页
    5.1 深度还原试验研究第94-103页
        5.1.1 还原温度对深度还原的影响第94-96页
        5.1.2 还原时间对深度还原的影响第96-98页
        5.1.3 配碳系数对深度还原的影响第98-100页
        5.1.4 料层厚度对深度还原的影响第100-101页
        5.1.5 煤粉粒度对深度还原的影响第101-103页
    5.2 深度还原物料分选试验研究第103-109页
        5.2.1 预先抛尾试验第104页
        5.2.2 粗细分选试验第104-105页
        5.2.3 一段磨选试验第105-106页
        5.2.4 二段磨选试验第106-107页
        5.2.5 产品性能分析第107-109页
    5.3 深度还原过程机理探讨第109-120页
        5.3.1 碳的气化反应热力学第109-110页
        5.3.2 铁氧化物的还原热力学第110-113页
            5.3.2.1 CO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第111-112页
            5.3.2.2 固体碳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第112-113页
        5.3.3 铁矿物的反应特性研究第113-115页
        5.3.4 铁颗粒成核及长大行为研究第115-117页
        5.3.5 磷、硫矿物的反应行为第117-120页
    5.4 小结第120-121页
第6章 结论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攻读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RA与BP神经网络的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研究--以高速公路为例
下一篇:含钛钢中夹杂物析出行为及其对钢组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