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1.2 土木工程桩基础概述 | 第11-17页 |
1.2.1 桩基础的定义及适用性 | 第11-12页 |
1.2.2 桩基础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桩基础的现状与发展 | 第13-16页 |
1.2.4 判定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重要性及判定依据 | 第16-17页 |
1.3 岩土力学反分析概述 | 第17-22页 |
1.3.1 岩土力学反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1.3.2 国外关于反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3 国内关于反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4 岩土材料强度参数判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第22-23页 |
1.4.1 岩土材料强度参数的试验方法及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1.4.2 岩土材料强度参数反分析方法的应用 | 第23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土的材料强度参数试验与桩基础载荷试验的关联性分析 | 第25-49页 |
2.1 地基承载力与地基破坏的机理 | 第25-30页 |
2.1.1 地基承载力与土强度参数的关系 | 第25-26页 |
2.1.2 土的抗剪强度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 第26-30页 |
2.2 桩基础破坏机理与单桩静载荷试验 | 第30-36页 |
2.2.1 单桩基础破坏特征 | 第30-32页 |
2.2.2 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第32页 |
2.2.3 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法简介 | 第32-36页 |
2.3 土的材料强度参数试验方法与机理 | 第36-43页 |
2.3.1 直剪试验方法与机理 | 第36-39页 |
2.3.2 三轴压缩试验方法与机理 | 第39-43页 |
2.4 土的材料强度参数试验与桩基础载荷试验的关联性分析 | 第43-48页 |
2.4.1 三轴试验中的应力路径与破坏取值标准 | 第43-45页 |
2.4.2 桩基础载荷试验与三轴压缩试验的机理关联 | 第45-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桩周土材料强度参数反分析方法建立 | 第49-75页 |
3.1 桩周土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分析 | 第49-55页 |
3.1.1 桩侧土单元应力解 | 第49-53页 |
3.1.2 桩端土体单元应力解 | 第53-55页 |
3.2 岩土材料单元的主应力与主平面 | 第55-59页 |
3.3 桩周土单元主应力解及强度参数的莫尔圆图解确定方法 | 第59-66页 |
3.3.1 桩侧土单元主应力解及极限平衡状态的确定 | 第59-61页 |
3.3.2 桩端土单元主应力解及极限平衡状态的确定 | 第61-63页 |
3.3.3 确定不同性质的土强度参数的莫尔圆图解法 | 第63-66页 |
3.4 桩周土材料强度参数的求解 | 第66-71页 |
3.4.1 桩侧土的强度参数的求解 | 第66-69页 |
3.4.2 桩端土强度参数的求解 | 第69-71页 |
3.5 莫尔应力圆图解法流程简图及程序 | 第71-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大直径桩桩周土材料强度参数计算 | 第75-93页 |
4.1 莫尔圆图解法的桩周土材料强度计算 | 第75-90页 |
4.1.1 1 | 第75-84页 |
4.1.2 2 | 第84-90页 |
4.2 工程桩桩周土材料强度参数结果分析 | 第90-9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5章 桩基础强度折减法判定桩基础极限荷载 | 第93-113页 |
5.1 概述 | 第93页 |
5.2 ANSYS软件的原理和Solid45单元 | 第93-96页 |
5.2.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93-94页 |
5.2.2 大型计算程序ANSYS简介 | 第94页 |
5.2.3 Solid45单元介绍 | 第94-95页 |
5.2.4 接触单元简介 | 第95-96页 |
5.3 强度折减法计算桩基础极限承载力 | 第96-99页 |
5.3.1 强度折减法 | 第96页 |
5.3.2 桩基础极限承载力泛函数与强度折减法极限荷载判据 | 第96-99页 |
5.3.3 桩基础强度折减法的实现 | 第99页 |
5.4 用强度折减法验证莫尔圆图解法运算结果 | 第99-112页 |
5.4.1 1 | 第99-106页 |
5.4.2 2 | 第106-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作者简介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