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红包业务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1.1.1 4G时代 | 第12-13页 |
| 1.1.2 4G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 1.1.3 4G核心技术 | 第14-16页 |
| 1.1.4 我国 4G时代 | 第16-17页 |
| 1.1.5 移动互联时代悄然来临 | 第17页 |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第2章 运营商面临的严峻挑战 | 第19-22页 |
| 2.1 互联网企业进入通信领域 | 第19页 |
| 2.2 收入减少 | 第19-20页 |
| 2.3 流量冲击 | 第20-21页 |
| 2.4 流量经营 | 第21页 |
| 2.5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流量红包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 第22-28页 |
| 3.1 建设目标 | 第22页 |
| 3.2 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 3.3 流量红包平台组网架构 | 第23-24页 |
| 3.4 流量红包平台接口描述 | 第24-27页 |
| 3.4.1 系统间总体关系 | 第24页 |
| 3.4.2 相关网元接口描述 | 第24-25页 |
| 3.4.3 所需准备相关资源 | 第25-27页 |
| 3.5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4章 流量红包平台系统解决方案 | 第28-46页 |
| 4.1 功能概述 | 第28页 |
| 4.2 技术原理 | 第28-40页 |
| 4.2.1 流量包制作 | 第28页 |
| 4.2.2 流量包购买 | 第28-30页 |
| 4.2.3 红包制作 | 第30-31页 |
| 4.2.4 红包领用 | 第31-32页 |
| 4.2.5 红包绑定流程 | 第32-35页 |
| 4.2.6 用户使用红包 | 第35-37页 |
| 4.2.7 用户发的红包未领完过期 | 第37页 |
| 4.2.8 用户主动暂停和恢复红包业务 | 第37-38页 |
| 4.2.9 红包用户漫游业务流程 | 第38-40页 |
| 4.3 统计报表 | 第40-41页 |
| 4.3.1 流量红包业务统计报表 | 第40页 |
| 4.3.2 用户行为分析 | 第40-41页 |
| 4.4 对其他网元要求 | 第41-42页 |
| 4.4.1 对BOSS要求 | 第41-42页 |
| 4.4.2 其他要求 | 第42页 |
| 4.5 其它事项 | 第42-43页 |
| 4.6 配置说明 | 第43-45页 |
| 4.6.1 设备容量 | 第43页 |
| 4.6.2 设备清单 | 第43-44页 |
| 4.6.3 机架数量 | 第44-45页 |
| 4.7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 5.1 基础数据分析 | 第46-50页 |
| 5.1.1 注册用户数逐步提升 | 第46-47页 |
| 5.1.2 使用方式更加公众互联网化 | 第47-48页 |
| 5.1.3 个人消费行为分析 | 第48页 |
| 5.1.4 企业消费行为分析 | 第48-50页 |
| 5.2 用户粘性增强 | 第50-52页 |
| 5.3 拉动收入 | 第52页 |
| 5.4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缩略语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