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超分子共晶的固态合成与转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图表目录第10-12页
第1章 序言第12-25页
    1.1 超分子化学第12-20页
        1.1.1 超分子第12-13页
        1.1.2 晶体工程第13-14页
        1.1.3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第14-17页
        1.1.4 超分子合成子第17-18页
        1.1.5 超分子共晶第18-20页
    1.2 固体化学第20-21页
        1.2.1 固体合成第20页
        1.2.2 固态研磨法第20-21页
        1.2.3 固态产物的结构测定第21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21-25页
        1.3.1 选题背景第21-22页
        1.3.2 共晶的设计与研究思路第22-24页
        1.3.3 研究进展与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仪器、试剂及实验表征方法第25-28页
    2.1 主要试剂、仪器及测试条件第25-26页
        2.1.1. 实验试剂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1.3. 测试仪器第26页
    2.2 共晶制备方法第26页
        2.2.1 固态研磨法第26页
        2.2.2 溶剂慢速挥发法第26页
    2.3 共晶的分析测定方法第26-28页
        2.3.1 粉末X-射线衍射法第26-27页
        2.3.2 X-射线单晶衍射法第27页
        2.3.3 热分析法第27-28页
第3章 磺基水杨酸-尿素超分子共晶的合成与相互转化第28-46页
    3.1 共晶A的合成第28页
        3.1.1 固态研磨法第28页
        3.1.2 溶剂慢速挥发法第28页
    3.2 共晶A的结构表征第28-34页
        3.2.1 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第28-30页
        3.2.2 晶体结构测定与描述第30-33页
        3.2.3 热重(TGA)分析第33-34页
    3.3 共晶B的合成第34-35页
        3.3.1 固态研磨法第34页
        3.3.2 溶剂挥发法第34-35页
    3.4 共晶B的结构表征第35-40页
        3.4.1 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第35-36页
        3.4.2 晶体结构测定与描述第36-39页
        3.4.3 热重(TGA)分析第39-40页
    3.5 共晶A、B的可逆转化第40-44页
        3.5.1 共晶A→B的转化第40-41页
        3.5.2 共晶B→A的转化第41-42页
        3.5.3 共晶A、B可逆转化的可重复性第42-43页
        3.5.4 共晶A、B可逆转化过程的分析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磺基水杨酸-苯并咪唑超分子共晶的合成与相互转化第46-70页
    4.1 共晶A的合成第46页
        4.1.1 固态研磨法第46页
        4.1.2 溶剂挥发法第46页
    4.2 共晶A的结构表征第46-51页
        4.2.1 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第46-48页
        4.2.2 晶体结构测定与描述第48-51页
        4.2.3 热重(TGA)分析第51页
    4.3 共晶B的合成第51-52页
        4.3.1 固态研磨法第51-52页
        4.3.2 溶剂挥发法第52页
    4.4 共晶B的结构表征第52-59页
        4.4.1 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第52-54页
        4.4.2 晶体结构测定与描述第54-58页
        4.4.3 热重(TGA)分析第58-59页
    4.5 共晶C的合成与表征第59-61页
        4.5.1 共晶C的合成第59页
        4.5.2 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第59-61页
    4.6 超分子共晶A、B、C的可逆转化第61-67页
        4.6.1 共晶A→B的转化第61-62页
        4.6.2 共晶B→A的转化第62-63页
        4.6.3 共晶A、B、C可逆转化的可重复性第63-66页
        4.6.4 共晶A、B可逆转化过程的分析第66-67页
    4.7 共晶B中水的可逆吸附研究第67-68页
    4.8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5章 SA-UR与SA-BM共晶体系中基于氢键的竞争与预测第70-77页
    5.1 实验部分第70-71页
        5.1.1 SA、UR、BM三组分固态研磨第70页
        5.1.2 SA-UR共晶与BM研磨第70-7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71-75页
        5.2.1 三组分研磨结果XRD测试分析第71-74页
        5.2.2 SA-UR共晶与BM研磨结果XRD测试分析第74-75页
    5.3 共晶中分子间氢键竞争关系分析第75-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论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铜微粒修饰铂电极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
下一篇:N,N,N,N-四苄基—萘-1,5-二胺的同质多晶现象及其构筑的二次球形超分子包结化合物